南雄盆地白垩—古近系(E%2fK)界线的研究现状.pdfVIP

南雄盆地白垩—古近系(E%2fK)界线的研究现状.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董为主编北京:海洋出版社 Proceedings oftheNinlhArmuaISymposiumofTheChineseSociely ofVertebralePaleontology ——坚型竺坠·!塑』璺业!竖:!!!竺生!竺堕璺!!坚+!!兰! 南雄盆地白垩一古近系(E/K)界线研究现状 张显球1 凌秋贤2 (1中国新星石油广州公司.广东三永528133 2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近20多年来南雄盆地E/K界线研究的现状。南雄盆地E/K界线地 层出露良好、化石丰富,经过了古生物、古地磁、地球化学、同位素、沉积岩等多学科的 深入研究。大塘剖面是我国目前研究程度最高的一条非正式的E/K界线层型剖面。但对南 雄盆地E/K界线地层是否连续以及界线划分的位置尚未取得共识,仍有重大分歧。由于依 据的化石门类不同,目前E/K界线划分有下列4种意见:(1伐0在上湖组近底部(脊椎动物 恐龙绝灭,哺乳类大量出现):(2)划在上湖组坪岭段与下惠段之间(介形虫):(3)划在坪岭 段的上部(腹足类){(4)划在浈水组中上部(孢粉)。其中依介形虫和孢粉划分的界线相隔 地层厚达200m。 关键词 南雄盆地 E/K界线 研究现状 浈水组 上湖组 1前言 南雄盆地大塘剖面(又称坪岭剖面或大塘一杨梅坑剖面)E/K界线地层出露良好、 化石丰富、研究程度较高,在非海相E/K界线研究中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996年 南雄华南红层会议之后,近20多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前往南雄开展E/K界线研 10]恐龙类刚“、蜥 究,采用包括孢粉∽】、轮藻【4】、介形虫【5卅、叶肢介f8】、腹足类B 11,15,“1、微量元素分析【3’11,”】、中子活化分析测定铱 蜴类【121、哺乳类㈦“1、古地磁n 213等多学科对南雄盆地E/K界 含量眦…、同位素年龄。、稳定同位素㈨9,…、沉积岩B 线进行深入研究,取得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使南雄盆地大塘剖面成为我国目前研究 程度最高的一条非正式的E/K界线层型剖面。由于依据的化石门类不同,目前对南雄 盆地E/K界线划分仍有分歧,大致有4条界线可供选择(图1)。 2研究现状 2.1概况 在岩石地层方面,完善了南雄盆地岩石地层层序,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和命名更 张显球,男,65岁.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中、新生代地层和古生物研究 ①王慧芳等应用火山岩K-At年龄探讨中国中新生代地质界线第三届全国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 编1986 35 趋合理。南雄群的划分和命名有待统,目前有i种意见:①j分,张显球。依据南 雄城南主田剖面,划分为大风组、主田组、浈水组(22】;②两分,赵资奎等‘231依据江头 剖面和大塘剖面划分园圃组和坪岭组;③六分,Erben等‘”依据江头一武台岗剖面,南 雄群划分为I~Ⅵ组。 对上湖组/浈水组(坪山组)之间或E/K界线之间的地层是否连续或地层缺失还存 在重大分歧,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①认为两者连续沉积整合接触,不存在大的沉 积间断【”’”l;②认为有沉积间断,平行不整合接触its】,甚至缺失晚白垩世晟晚期至 早中古新世地层,达数百万年的沉积间断{8.23-2”。 在生物群方面,精细研究介形虫[5’71和轮藻f41等微体化石,逐层系统采样,基本查 明介形虫和轮藻化石纵向分布规律及其组合面貌,初步建立介形虫和轮藻化石组合序 列;对孢粉也作了大量的系统采集和分析处理,但除了古城村组和浓山组某些层位含 较丰富孢粉及上湖组和浈水组见少量孢粉外,绝大多数样品未见孢粉或含量极少‘2,目: 无脊椎动物化石在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