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docVIP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doc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 王志恒 河北邢台市人民医院针灸科 054001 【摘要】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温针灸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2例,其中治疗组30例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22例行针刺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温针灸治疗组30例中除1例未缓解外,其余29例(96.67%)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症状消失及明显缓解者达16例(53.33%)。针刺对照组除3例未缓解外,其余19例(83.36%)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症状消失及明显缓解者为7例(31.8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温针灸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缓解作用较针刺对照组效果更好,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在改善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等方面效果肯定,且治疗简便、易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温针灸;针刺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也称作退行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其临床特点为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以单侧负重大,活动多的膝关节多见,称为膝骨性关节炎,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自2006年1月到2008年12月我院采用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并与针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2例,其中温针灸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6.2±6.8岁,病程6个月~15年,膝关节炎单侧14例,双侧16例。针刺对照组22例,男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5±7.2岁,病程4个月~18年,膝关节炎单侧10例,双侧12例。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有关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分类标准:①前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②有骨摩擦音;③晨僵30min;④年龄38岁;⑤有骨性膨大。满足①+②+③+④条,或①+②+⑤条,或①+④+⑤条者可诊断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膝骨性关节炎证候诊断标准[1]:①肾虚髓亏型: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屈伸不利,伴有头晕,耳鸣,目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②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四肢冷感,昼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稍减,舌淡苔白,脉沉细缓;③瘀血阻滞型:膝关节刺痛,唇舌紫暗,脉沉或细涩;④风寒湿阻型:膝关节疼痛,遇寒则剧,遇热则解,疼痛重着不移,舌暗苔白腻,脉细滑。 排除标准:不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者①年龄38岁;②并发有其他骨病如骨癌、痛风等不属于骨性关节炎的患者;③不接受做确诊检查、不接受针灸治疗、对针灸有恐惧感者;④因各种原因不能坚持完成疗程者。 1.2 治疗方法 温针灸治疗组:主穴取内膝眼、外膝眼;配穴取鹤顶、梁丘、足三里、血海、阳陵泉。肾虚髓亏型配太溪、绝骨;阳虚寒凝型配大椎、命门;瘀血阻滞型取委中刺络放血;风寒湿阻型配风池、阴陵泉。根据病情每次选用6~8个穴位。患者取仰卧位,上述穴位常规消毒,对内膝眼、外膝眼严格消毒,取30号毫针,对准穴位扎针,深1-1.5寸,手法捻转刺激,得气后各穴以艾段每段长2cm,套上针柄温灸治疗约5分钟至艾段燃尽。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间隔2天再继续第2疗程共治疗完成5个疗程。 针刺对照组:穴位选择同前,取30号毫针,常规消毒后对准穴位扎针,深1-1.5寸,手法捻转刺激,得气后留针30min,留针期间每隔10min捻转行针一次,疗程同温针灸治疗组。 1.3 疗效观察 为了使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更具客观性,特制定分级如下: 疼痛分级:I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必须使用镇痛剂,正常生活、睡眠受到干扰,或被动体位。Ⅱ级(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使用镇痛药,正常生活及睡眠受到干扰。Ⅲ级(轻度疼痛):虽然疼痛但尚可忍受,正常生活、睡眠未受到干扰。IV级:自觉无痛,按压也无疼痛,肢体活动也无疼痛。 肿胀分级:I级:重度肿胀,局部组织肿胀明显,皮肤发亮、皮肤皱纹消失。Ⅱ级:中度肿胀,局部组织肿胀不太明显。Ⅲ级:轻度肿胀,可见皮肤皱纹。IV级:无肿胀。 功能受限分级以主动、被动运动受限程度观察:I级:重度受限,功能明显受限,日常生活和工作有困难。Ⅱ级:中度受限,功能明显受限,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困难。Ⅲ级:轻度受限,功能受限轻,对生活和工作无明显影响。IV级:功能正常。 临床症状治疗疗效标准:未缓解:临床症状无变化。轻度缓解:临床症状在治疗前基础上,疼痛减轻约25%,和(或)肿胀度、功能受限程度减轻0-1个等级。中度缓解:临床症状在治疗前基础上,疼痛减轻约50%,和(或)肿胀度、功能受限程度减轻1-2个等级。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在治疗前基础上,疼痛减轻约75%,和(或)肿胀度、功能受限程度减轻2-3个等级。完全缓解:临床症状疼痛消失,肿胀消失,功能受限消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