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织一绪论,引言和绪论一样吗,第一章绪论,第一家针织厂,一字领毛衣针织方法,一字领针织衫,绪论怎么写,论文绪论,毕业论文绪论,论文绪论一般写什么
针 织 学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针织、线圈和针织物的概念 针织物的主要参数与性能指标 针织机的一般结构与机号 针织用纱的基本要求 针织生产工艺流程 第一节 针织及其发展 一、针织及其特点 1. 针织——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成线圈,然后将线圈相互串套而成为针织物的一门工艺技术。 纬编——将纱线沿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织针,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穿套而形成针织物的一种工艺。 经编——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由经向喂入平行排列的工作织针,同时成圈的工艺过程。 2. 针织特点: 工艺流程短; 生产效率高; 占地面积小; 噪音小,劳动强度低; 具有可成型性。 二、针织发展史 手工编织 针织工业 1589年 英国 威廉.李发明第一台手摇袜机; 1758年 英国 J.斯特拉特制成手工针织罗纹机; 1775年 英国 J·克雷恩发明经编机; 1816年 法国 M.I.布吕内尔制成圆形针织机; 1896年 中国第一家针织内衣厂成立 20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针织工业大发展。 三、针织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 现状 与机织非织造布行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高新技术在针织业获得广泛应用,生产技术更趋完善,产品水平显著提高; 针织品应用领域更为宽广 衣着用织物:内外衣、围巾、袜子、手套、蚊帐、 毛巾等 装饰用织物:窗帘、帷幔、床罩、台布、沙发布、 地毯等 产业用织物:车用内装饰、帘子布、农用、篷盖布、土工布 、医用、航天航空等 我国针织工业的现状 针织品生产企业在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数量最多; 针织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500人以下占95% 企业结构:国有为12.3%,三资为23.1%,其他64.6%; 原料和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生产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针织工业主要省市(占全国工业总产值89.60%) 浙江:24.32% 广东:22.55% 江苏:19.17% 山东:9.50% 上海:8.39% 福建:5.67% 我国针织生产基地 山东即墨——中国针织名城 浙江海宁——中国经编名城 浙江绍兴杨汛镇——中国经编名镇 浙江诸暨大唐镇——中国袜子名镇 广东佛山张槎镇——中国针织名镇 浙江象山县——中国针织名城 福建晋江市深沪镇——中国内衣名镇 广东汕头谷饶镇——中国针织内衣名镇 2.针织工业发展趋势 新原料的应用 产品档次和加工深度提高 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品应用范围 提高产品档次和加工深度 化纤产品仿真化 运用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化纤,配以适当的组织结构和后整理使产品向仿真、功能和舒适型方向发展。 天然纤维向更高档次方面发展 双丝双烧棉针织品、仿羊绒超柔软棉针织品、高弹真丝针织品、仿麻凉爽羊毛内衣、棉型真丝针织品 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品应用范围 欧盟各种针织产业用布的纤维消费比例 欧盟消费针织产业用布数量最大的几个领域 农业:年消费量2.9万吨,主要为各种经编网眼产品,包括各类防护网和农产品收集网。原料为抗紫外的聚乙稀单丝。 医疗:主要包括矫形铸模绷带、弹性绷带、各种人造管道和支架、侧膜移植等。 汽车:主要为内装饰材料,包括座椅布、车顶布、行李箱、车门板等,采用各类经编或纬编毛圈织物。 包装:各种针织包装袋 第二节 线圈与针织物及针织物的主要参数与性能指标 一、基本概念 1. 线圈——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纬编线圈 圈干 沉降弧 经编线圈 圈干 延展线 2. 横列——针织物中,线圈沿织物横向组成的 一行称为线圈横列。 3. 纵行——针织物中,线圈沿纵向相互串套而 成的一列称为线圈纵行。 4. 圈距——在线圈横列方向上,两个相邻线圈 对应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5. 圈高——在线圈纵行方向上,两个相邻线圈 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6. 单面针织物——由一个针床编织而成的针织物。其线圈的圈弧或圈柱集中分布在织物的一面。 7. 双面针织物——由二个针床编织而成的针织物。织物的两面均有正面线圈。 8. 工艺正面——针织物中,圈柱覆盖于圈弧之上的一面。 9. 工艺反面——针织物中,圈柱覆盖于圈弧之上的一面。 二 针织物的主要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1. 线圈长度:指组成每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 2. 密度:表示一定纱支条件下,针织物的稀密程度。 横密: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50m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