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设鄂尔多斯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的思考.doc
这期《农业动态》全文印发白祥林局长的调查报告《建设鄂尔多斯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的思考》。这篇文章,在深入领会市委、市政府有关我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系统搞好服务的切入点,值得一读。
抛砖的目的在于引玉,我们希望农业系统的各级领导,以此文为鉴,立足本职工作,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城镇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开创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的新领域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拿出一批有价值的理论成果来,齐心协力推动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
建设鄂尔多斯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的思考
近一个时期以来,“三农”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其对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低而不稳,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化经营滞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效益差,是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而农牧民收入增长趋缓甚至下降,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基于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城市化水平,进而全面提升农业经济的经济效益,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不仅仅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鄂尔多斯新跨越的必然选择。而建设鄂尔多斯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正是点睛之笔。
一、建设鄂尔多斯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基本情况。鄂尔多斯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泛指黄河南岸和无定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历史上,上述地区就是鄂尔多斯市农业经济,特别是种植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本区包括达拉特旗的13个苏木、乡镇,准格尔旗的5个乡镇,杭锦旗的5个乡镇和鄂托克前旗的1个镇,乌审旗、鄂托克旗的各2个苏木、乡镇,共计28个苏木、乡镇。其中建制镇14个,嘎查村297个。
截止2002年底统计,该区域总面积195.2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4.2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10.8万公顷。其中粮豆作物播种面积5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8.8万公顷。
该地区现有农牧户11.3万户,总人口41.5万人。其中从事一、二、三产的从业人员23.4万人。其中14个建制镇总户数8421户,总人口2.6万人,从事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9582人。2002年,该地区粮食总产量35.7万吨,肉类总产量3万吨,农业总收入21.7亿元。其中出售产品收入14.6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984元。
(二)建设鄂尔多斯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的必要性。
一方面,建设鄂尔多斯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是实现鄂尔多斯新跨越战略的需要。鄂尔多斯经济现象的出现,鄂尔多斯国民经济步入了快车道,这已是社会各界公认的客观现实。要保证鄂尔多斯国民经济在“快车道”上加速行进,就要求鄂尔多斯市的农业经济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否则必然会影响鄂市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建设鄂尔多斯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也是实现鄂尔多斯农业经济振兴和繁荣的需要。这是因为,沿河地区集中了鄂尔多斯的优势农业自然、经济资源,绝大多数农产品特别是粮油产品主要来自该地区,因此加速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其“火车头”效应,必然会带动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三,建设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更是农民增收的需要。如前所述,沿河地区集中了全市近50%的农牧业人口,如果这部分人口通过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的建设,其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就为全市农牧民增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该地区农牧民收入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提高全市农牧民收入目标的实现。
(三)建设鄂尔多斯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的可行性。
1、建设沿河高效农牧业经济增长带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该地区处于鄂尔多斯市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东接准格尔旗煤田中心薛家湾镇,南连鄂尔多斯首府东胜,西与乌海市、宁夏银川遥相呼应,北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相邻;吉巴线、210国道、109国道及四通八达的县乡、乡村公路将该地区与全区、全国连为一体。覆盖整个地区的通信网,将本地区融入了国内外大市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2、良好的水土资源及劳动力条件。在土地资源方面,沿河地区耕地总面积14.2万公顷,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4%,有效灌溉面积8.8万公顷,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积的45%。数量虽然较少,但经多年的建设和改造,却集中了鄂尔多斯农耕地的精华。加之这部分耕地水、电、路、渠配套,一般玉米田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小麦田亩产也在350公斤以上;在水资源方面,黄河、无定河流经本地区全境,充足的水资源可以保证灌溉农业的需要。同时该地区又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且具有埋藏浅、易开采、水质好的特点,是鄂尔多斯市主要的井灌农区。目前,本地区大部分地方实行黄灌与井灌互补的灌溉模式,发展农业经济所必需的水资源条件是充分的;在劳动力方面,沿河地区拥有劳动力23.4万人,占全市农业劳动力的43.4%,且文化素质较高、农业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