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孟子》合集.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论语》《孟子》教案全集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陆洋 天之未丧斯文也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章旨] 此章明孔子之德将垂教万世。 [注解]仪封人 : 仪,卫邑名。封人,掌封疆之官。君子 : 有道德学问的人。二三子 :仪封人呼孔子弟子之语。丧 : 失位去国。木铎 : 金口木舌之铃,施政时所振,以警众也。 [语译]卫国仪邑的封疆官请求孔子接见他,说:「只要有君子到我们这个地方,我从没有不和他见面的。」孔子的随行学生请求孔子接见了他。他见过孔子,告辞出来後,对孔子的学生们说:「诸位,何必忧虑你们的老师丢了官呢?天下混乱已很久了,上天将把你们的老师当作警戒的木铎,垂教世人。」 [注译]仪封人 : 仪,地名。有人说当在今日的开封市内,未必可靠。封人,官名。大概是典守边疆的官。请见、见之 : 请见是请求接见的意思。见之是使孔子接见了他的意思。何焯[义门读书记]云:「古者相见必由绍介,逆旅之中无可因缘,故称平日未尝见绝於贤者,见气类之同,致辞以代绍介,故从者因而通之。夫子亦不拒其请,与不见孺悲异也。」丧 : 去掉官位。木铎 : 铜质木舌的铃子。古时公家有什么事要宣布,便摇这铃,召集大家来听。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边防官请求孔子接见他,说道:「所有到了这个地方的有道德学问的人,我从没有不和他见面的。」孔子的随行学生请求孔子接见了他,他辞出以後,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著急没有官位呢?天下黑暗的日子也太长久了,[圣人也该有得意的时候了,]上天会要把他老人家做人民的导师哩。」 [今注]仪封人 : 郑曰:「仪,盖卫邑。封人,官名。」封人,守边界的官吏。丧 : 集注以[丧]为失位去官,这恐怕不是仪封人的意思。郑玄释为「道德之丧亡」。木铎:是一种金口木舌的铃 郑注:「木铎,施政教时所振者。言天将命夫子使制作法度以号令於天下也。」 [今译] 仪邑的封人请求见孔子 说:「凡到这个地方来的君子人,我没有不见到的。」跟随孔子的弟子就让他进见孔子。封人见过出来说:「你们何必为文化要丧亡而担忧呢?天下已经乱得很久了,天会让你们的老师来做振兴文化的工作的。」 卫国仪邑防守边界的官员,请求见孔子。他说:“到这里来的君子,我没有不能见的。”随从孔子的弟子领他去见孔子。他出来时,对孔子的弟子们说:“你们几位何必担心孔子失去官位而离开祖国你?天下无道,天主上帝将以孔子作为传布政教学说的木铎。”    徐志刚先生注:“木铎(duo夺):一种金口木舌的大铜铃。古代以召集群众,下通知、宣布政教法令,或在有战事时使用。这里是以‘木铎’作比喻,说孔子将能起到为国家发布政令的作用(管理天下)。”    张国堂说:“孔子的政教学说,是天主上帝的旨意。孔子只是天主上帝用以发布旨意的木铎。而木铎是一种器具。这就是说,孔子是天主上帝的仆人。天主上帝用孔子管教中国古人。这是天主上帝爱中国古人。孔子就是天主上帝爱中国古人的见证。”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没世),文不在兹(此,自指)乎?天之将丧斯文(指文王所总承的三代文明)也,后死者(后文王而死者,孔子自指)不得与(参与,此指掌握、继承)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犹‘其奈予何’)?!” 孔子被拘禁在匡邑,说道,“周文王逝世以后,礼乐典制不都在我这里吗?上天假如要灭掉这些文化遗产,那我也无法整理和传播了,上天假如不打算毁掉这些文化遗产,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史记》载畏匡的原委如下:时孔子年五十五,出国未久,与弟子将往陈国,过匡,颜刻为仆(赶车),以其策(鞭)指之(匡城)曰:“昔吾入此,由彼缺(城墙缺口)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扣留)孔子(《孔子家语》:匡人简子以甲士围夫子)孔子状(相貌)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即本章)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按: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认为:“今《史记》所载孔子畏匡事,盖出后世误传,不足信也。”《史记·孔子世家》所叙时间确实问题很多,其故不明。惜文献不足,有的已无法指正;况历史上多据《史记》理解孔子生平,故仍录供参考。】 楚狂接舆(佯狂以避世者)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即德何其衰。句以凤比孔子,谓当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而今无道却不隐,故讥其德衰)!往者(以前的事)不可谏(劝止),来者犹可追(来得及改)。已而已而(重言“算了吧”)!今之从政者殆(危险莫救)而!”孔子下(车),欲与之言。趋而避之(接舆紧走躲开孔子),不得与之言。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fp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