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学研合作中信息不对称理性思考.docVIP

对产学研合作中信息不对称理性思考.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产学研合作中信息不对称的理性思考* 王培林 郭春侠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30039) 摘要:针对“信息不对称”这一一直是困扰产学研合作活动开展的问题,分析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合而不做,做而不和”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之所以会产生信息不对称,是因为信息分布不对称以及参与主体的有限理性。在剖析产生信息不对称的两大原因的基础上,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信息不对称对产学研合作的各种负效用,由此得出对产学研合作的几点思考,以帮助产学研各方有效地进行合作。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产学研;合作创新;信息;创新 中图分类号G350;F Analysis on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mong Enterprises,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stitute WANG Pei-lin GUO Chun-xia (Management School,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 Abstract: To find a solution to information asymmetry,which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mong enterprises,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stitute in China, it firstly analyzes the phenomenon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cooperative innovation, which is “cooperating and not to do, doing but discord”. Then it explores the two reasons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which is distribution asymmetry of information and participants’ bounded rationality. In the end, it exams the influences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on cooperative innovation from various angles, and concludes some thoughts about how to realiz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in order to help each member to cooperate effectively. Keywords: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operative innovation; enterprises,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stitute; information; cooperation 0 相关研究简评 国外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比较丰富。Geisler Rubenstein(1989)曾将产学研合作有关的研究文献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1)有关产学研各方在目标与任务上的本质差异;(2)产学研组织结构与政策上的差异;(3)个别研究人员的哲学、导向、与兴趣的差异;(4)产学研合作成效及合作机制的探讨;(5)产学研合作分别对产业界及学术界的利弊分析;(6)如何评估产学研合作的成效等[1]。Aokimasahi HarayamaYuko(2002)指出,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指属于不同领域的行为主体大学与产业,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提升各自发展潜能的合作过程[2]。但国外对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系统创新、技术转移、知识管理等理论的基础之上,如:Geisleret.al.(1991)、Richard B.(2003)、Kazuyuki M.(2005)、T. Kodama(2008)、J. Bruneel等(2010)、M. Perkmann 等(2011)等等。 我国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研究成果也很多,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产学研合作创新存在问题研究,如冯学华(1996)、闫明杰2009)等;(3)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有谢薇、罗利(1997)、王蛟(2007)等;(4)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风险、利益分配和交易成本问题研究,如苏敬勤(1999)、郭凤兰(2004)、董彪(2006)等;(5)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管理研究,如周竺、黄瑞华(2004)、刘璇华(2007)等。 因此,目前国内学者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研究多集中在组织模式、动力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