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衡与协调评定 平衡(balance ): 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 平衡功能:是指在不同的环境情况下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能力。正常情况下,当人体重心垂线偏离稳定基底时,即会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基底内。 三级评定法 一级平衡:静态平衡,被测试者在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坐位或立位)。 二级平衡:自动态平衡,被测试者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并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移动身体重心后仍维持原来的体位。 三级平衡:他动态平衡,被测试者在受到外力干扰而移动身体重心后仍恢复并维持原来的体位。 Fugl-Meyer平衡量表 Ⅰ 无支撑坐位: 0分:不能保持坐位; 1分:能坐,但少于5分钟; 2分:能坚持坐5分钟以上。 Ⅱ 健侧展翅反应:0分:肩部无外展或肘关节无伸展; 1分:反应减弱; 2分:反应正常。 Ⅲ 患侧展翅反应:评分同第Ⅱ项。 Ⅳ 支撑下站立: 0分:不能站立;1分:在他人的最大支撑下可站立; 2分:由他人稍给支撑即能站立1分钟。 Ⅴ 无支撑站立:0分:不能站立;1分:不能站立1分钟以上; 2分:能平衡站立1分钟以上。 Ⅵ 健侧站立: 0分:不能维持1-2秒;1分:平衡站稳4-9秒; 2分:平衡站立超过10秒。 Ⅶ 患侧站立: 评分同第Ⅵ项。 Berg平衡量表(BBS) 14个动作 五个级别(0~4分) 最高分56分,最低分0分 评分越低,表示平衡功能障碍越严重。 Berg平衡量表(BBS) ⒈由坐到站 ⒉独立站立 ⒊独立坐 ⒋由站到坐 ⒌床-椅转移 ⒍闭眼站立 ⒎双足并拢站立 ⒏站立位上肢前伸 ⒐站立位从地上拾物 ⒑转身向后看 ⒒转身一周 ⒓双足交替踏台阶 ⒔双足前后站立 ⒕单腿站立 评分标准: 5分:完成动作正常。 4分:轻度异常。能完成,但完成的速度和熟练程度比正常稍差。 3分:中度异常。能完成,但共济失调明显,完成的速度慢,不稳定。 2分:重度异常。只能完成开始部分,不能完成整个动作。 l分:动作不能完成。 1.指鼻试验 2.指—指试验 3.肢体放置 4.轮替试验 5.还原 6.食指对指 7.拇指对指 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 肌力和耐力的低下 关节的灵活度和软组织的柔韧度下降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 视觉、前庭功能、本体感受效率、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空间感知能力 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 支撑面积由大变小 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身体重心逐步由低到高 从自我保持平衡至破坏平衡时维持平衡 在注意下保持平衡和在不注意下保持平衡的训练 从训练时睁眼过渡到闭眼 破坏前庭器官的平衡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平衡训练的顺序 1.系统地有顺序的进行 坐位平衡→爬行位平衡→双膝跪位平衡→立位平衡; 2.从容易做的动作开始 最稳定位置→最不稳定体位;人体支撑面积由大→小;身体重心由低→高;静态平衡训练→动态平衡训练;睁眼下训练→闭眼下训练;无头颈活动→有头颈的活动。 训练方法 坐位的平衡训练包括静态和动态平衡两种 保持手膝位的平衡训练 跪位平衡训练 保持立位的平衡训练 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因神经系统或前庭器官病变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患者 禁忌证 中枢性瘫痪伴有重度痉挛者;精神紧张导致痉挛加重者;对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要在治疗师的监督下进行。 临床中常用的平衡训练实例 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反应训练 利用训练球进行平衡训练 平行杠内的平衡训练 利用平衡板进行立位平衡训练 平行杠外的平衡训练 * * * 曹震宇 平衡的概念 影响平衡的因素 平衡的维持 平衡障碍原因 评价方法 影响平衡的因素 影响平衡的因素 重心的高低 支撑面的大小 支撑面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重心越低、支撑面积越大、支撑面越稳定,平衡就越好;反之亦然 稳定极限(limit of stability):LOS是指人体在能够保持平衡的范围内倾斜时与垂直线形成的最大角度。 正常人双足自然分开站在平整而坚实的地面上时,LOS前后的最大倾斜角度位12.5°,左右位16°。 运动系统—骨骼系统 肌力与耐力 肌肉间协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05420.ppt
- 经济数学极值的几何应用.ppt
- 汽车用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的工业生产.pdf
- 浅谈丁苯橡胶装置聚合反应釜的设计.pdf
- 浅谈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pdf
- 嵌入技术发展与数码产品市场.ppt
- 轻骨料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指标及其统计参数.pdf
- 确定手性分子R/S构型的简易方法.pdf
- 热应激对小鼠睾丸Hsp70-2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pdf
-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资产价格泡沫及宏观调控措施.pdf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寄书》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