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士人的悲歌——论苏舜钦的散文创作.pdfVIP

庆历士人的悲歌——论苏舜钦的散文创作.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庆历士人的悲歌 ——论苏舜钦的散文创作 洪本健(华东师范大学) 苏舜钦是北宋前期的著名诗人,与梅尧臣并称“苏梅”,堪称其 时诗坛上的双子星座。他的散文,成就虽不及诗歌,但在北宋前期 也很有影响,然而在学界受到的关注却很不够,多数文学史著作详 论其诗歌,却对其散文只字不提,此未尽合理。欧阳修早就指出苏 舜钦对宋文发展有重大的贡献,他在《苏氏文集序》中写道: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 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植裂,号为时文,以相夸 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 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 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 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 士也。 欧阳修将“古歌诗杂文”并提,显然相当重视苏氏散文的地位,又承 认苏氏学古文在自己之前,“为于举世不为之时”,无疑有筚路蓝缕 之功。至于“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我以为,实已不单指文学 创作,而成为苏氏人格精神的写照。 宋初,承晚唐、五代之弊,士风萎靡不振。王禹傅在《送乐良秀 才谒梁中谏序》中深有感慨地指出:“天下之人,背道义而趋势利者 众矣。是故权门火炎,归之如市;散地灰冷,过而弗顾。偷薄苟且, 豳 .虫国直垡塞兰塞蔓.喾..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率以为常,非士君子谋道徇义,乌能矫世而行哉!”王禹傅以振兴国 家、振兴儒学与士风为己任,抨击时弊,直言极谏,虽得罪遭贬,仍 百折不回。他大力弘扬求道取义的名节观念、行道救时的责任意 识和守道不屈的人格精神。范仲淹在王禹傅之后,继续高举振兴 儒学和士风的大旗,奋不顾身地投入兴利除弊革新朝政的斗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广大士人学习的榜样。 苏舜钦亦忧国忧民,怀着满腔的政治热情,屡次上疏,指陈时弊,呼 吁变革,不遗余力,他积极参加范仲淹领导的革新活动,为此,遭到 反对派不择手段的诬陷和残酷无情的打击,除名为民,抑郁而终。 有宋一代,有良知的士人,以天下为己任,尽忠国事,奋斗不止,以 至舍生取义,无怨无悔。如果说王禹傅堪称重建信仰、重振儒风、 重扬士气的代表人物,范仲淹更以他的丰功伟绩和博大胸怀成为 当时及后世士人尊崇效法的楷模,那么,苏舜钦则是步履王、范的 足迹,大力弘扬士风,坚守“不牵世俗趋舍”的崇高人格,忠实履行 士人竭诚效力国家的庄严使命,而披荆斩棘奋不顾身的斗士。 苏舜钦的政治生涯和范仲淹及庆历新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景{右三年(1036),范仲淹因上《帝王好尚》等四论,忤权相吕夷 简而遭贬,时苏舜钦居丧长安,仍上《乞纳谏书》,为仲淹辩护,要求 广开言路。同年,又作诗慰勉远谪鄱阳的范仲淹。宝元元年 希文书》,为在抗击西夏前线的范仲淹出谋划策。庆历三年 (1043),“范仲淹荐其才,召试,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宋史·苏 舜钦传》)。四年,舜钦有《上范公参政书》,并附谘目七事,为新政 提出可贵的建议。此前,他还多次上书身为朝中大臣的岳父杜衍, 劝勉其以国事为重,勿惮众议,极言直谏。正因他竭尽全力支持范 仲淹与庆历革新事业,故而成为守旧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除 之而后快,且欲通过整垮他以达到摧毁革新阵营的目的。处于时 代风云中心的苏舜钦,秉承“兼济天下”的儒学信仰,为革新事业作 豳 !垦圭垡塞兰塞蔓兰一 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出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在北宋政治改革和文学变革的征途上,鲜明 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作为为朝政革新英勇奋战的斗士,他的命 运是不幸的,他的散文不啻庆历士人的悲歌,见证了那一时代的风 云。无疑,我们不能低估苏舜钦散文所具有的政治价值和思想价 值。 据《苏舜钦集编年校注》(傅平骧、胡问陶校注,巴蜀书社1991 年版),苏氏散文可编年者七十篇。拾遗部分,除《父祖家传》外,仅 有极少的跋文和残句。从编年的七十篇看,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