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踏歌看唐代中外娱乐风俗.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 11月 河 北 学 刊 Nov.,2010 第 30卷第6期 HebeiAcademicJoumal Vo1.30 No.6 从踏歌看唐代中外娱乐风俗 王永平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踏歌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歌舞娱乐游戏活动,由于其动作简单、即兴歌舞的游戏特征,所以在古代各文明区 域大都很早就出现并普遍形成了踏歌娱乐的风俗。然而,在 中古时期,踏歌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能够得到广泛流行与传 播,却与各地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有密切关系。汉唐时期,由于对外交通孔道的空前畅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有力 地促进 了踏歌活动 的兴盛与繁荣。 [关键词]踏歌 ;游戏;娱乐风俗;中外文化交流 [基金项 目】200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 目 《世界历史进程 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 (08JZD0037);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 目《游戏、竞技与娱乐—— 中古社会生活透视》。 [作者简介]王永平 (1966一 ),男,山西省离石市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社会文 化史和隋唐五代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10)06—0068—10 [收稿 日期]2010—08—29 “踏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群众性 自娱 自乐歌舞活 基本动作”[]上‘编嗍’。可见,踏歌的起源非常之早。 动。它曾在古代社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风靡一时,从 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 出土了一件新石 西方的拂秫(隋唐时指古罗马帝国及其所属西亚地中 器时代的 “舞蹈纹彩陶盆”,上面绘有手挽手的三组舞 海一带),到中东的阿拉伯世界,再到东亚的唐宋帝国、 人,每组五人 3J,表现的大约就是 “连臂踏歌”的情 朝鲜半岛、日本等地,乃至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南方的少 景 ]‘,这可以看作是踏歌的渊源 ]聃‘)。至于对踏 数民族地区都广泛流行,对世界各地人民的精神文化 歌的描写,最早是 《西京杂记 ·戚夫人侍儿言宫中乐 娱乐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直到今天,在许多民族的 事》。汉宫女以“十月十五 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 传统歌舞娱乐活动中仍然能经常看到其影子。然而, 神,吹笛击筑,歌 《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联臂,踏地为 就是这样一项重要的歌舞娱乐活动,国内学术界对它 节,歌 《赤凤凰来》”6【帮’。戚夫人,汉高祖刘邦宠姬。 的专门研究却很少见,仅在一些音乐舞蹈史的著作中 由此可见,踏歌早在汉初就已经在宫中开始流行了,只 有较简略介绍①,这就使得我们对于它的研究显得非常 不过早期的踏歌大概主要是一种用于祭神祈福的歌舞 必要。本文试图对唐代 “踏歌”的由来、发展脉络以及 娱乐活动。 在世界各地的流行状况等问题作深入探讨,以此来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踏歌在南北方都很流行。北朝 明,正是由于当时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与互动,才促进 宫廷经常举行踏歌活动,据 《南史》载:“(杨)华本名白 了世界各地 “踏歌”活动的广泛传播与盛行。 花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