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扬大附中东部分校高三上学期地理检测试卷.docVIP

2006年扬大附中东部分校高三上学期地理检测试卷.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扬大附中东部分校高三上学期地理检测试卷选修二2单元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1—4题。 1.关于下列各种地形、地势的表述中,最符合图示地区的是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危崖耸立、地势险要 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D.地面起伏、沟壑纵横 2.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A.蓄水发电 B.水产养殖 C.拦泥蓄水 D.修桥筑路 3.在甲、乙、丙、丁四个观测点中,能直接看到三道堤坝的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该地区计划发展林果业。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果品是 A.柑橘、梨 B.芒果、荔枝 C.苹果、大枣 D.椰枣、香蕉 读图2,完成5—7题。 5.该区域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汛期分别是 A.雨水、夏季          B.积雪融水、春季 C.冰雪融水、夏季        D.地下水、秋季 6.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灌溉用水增多,沙漠侵吞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7.图示地区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它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的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读图3回答8—10题。 8.关于坡面与侵蚀强度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坡度20度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20-40度之间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40度的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90度的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9.在40-90度之间,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而使坡面流量减小 10.关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被破坏 B.降水量大 C.山坡十分陡峭 D.人多地少 读图4完成11—13题。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横断山区 D.东南丘陵 12... C.③相当于我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①②③年降水量的渐变规律主要受地形影响 15.F处河段与E处河段相比 ( ) A.径流量小 B.泥沙含量小 C.落差相同 D.水位高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3),判断16—18题。 17.湖泊④对图中河流干流起天然调节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18.沿着图示箭头方向,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布局合理的是: 棉花——苹果——毛竹——冷杉 B.水稻——柑橘——茶叶——马尾松 C.甘蔗——小麦——橡胶——红松 D.春小麦——葡萄——草地——红松 某中学一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进行生态调查。图是他们调查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19—20题。 19.该地的这种生态特征最可能是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A.滥采 B.滥垦 C.滥伐 D.过度放牧 20.上图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下面哪一地区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① -2.3 14.9 ② 4.6 25.8 ③ 7.8 19.9 ④ -1.3 26.7 21.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①位于湟水谷地 B.②位于成都平原 C.③位于云贵高原 D.④位于黄土高原 22.20世纪80年代以来,②所在省区中人口数量变化很大,造成其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行政区划的变动 B.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D.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变化 23.四省区国土整治的主要方向是 A.①省区是治理中低产田 B.②省区是交通运输的建设 C.③省区是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D.④省区是水土流失的治理 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都属于四大工程,完成24—26题。 C.丙——京九线 D.丁——焦柳线 30.影响图中中心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资源      C.地形     D.河流 第Ⅱ卷 三、综合题(共80分) M3) 4510 820 平均含沙量(Kg/M3) 1.2 1.6 年输沙量(亿T) 5.3 1.34 库区水量损失 库内水面蒸发损失很小,出库水量仍约4510亿M3 年蒸发损失约100亿M3,加之用水量增加,出库年水量减为570亿M3 入海水量(亿M3) 建成前 近10000 330 建成后 近10000 60-18 出库泥沙 建库初10年,每年有1/3左右的泥沙下泄,以后下泄泥沙量逐年增多,90年后每年约90%泥沙出库 建

文档评论(0)

高中辅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