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接连爆发理财产品丑闻1 据12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建设银行正在调查顾客针对一种理财产品的投诉,该产品已遭受大幅亏损,建行也因此成为本月第三家报告理财产品出现问题的机构。 作为中国金融业一个快速扩张的板块,理财产品近来遭遇一系列丑闻的冲击。虽然孤立地看,这些案例的规模都较小,但它们暴露了中国金融业的更深层风险。中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提供的存款利率设定上限。为规避限制,各银行近年来开始推出所谓的理财产品。此类产品一般提供4%至5%的收益率,比存款利率上限高出大约1个百分点。为获得更高回报,银行将储户的资金投入风险较高的投资,这些投资大部分不在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上。近年来,中国储户大举购买理财产品,使其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投资工具。 中国接连爆发理财产品丑闻2 监管部门数据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此类产品的余额总计达到6.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底高出47%。此前银监会对理财产品的增长一直给予支持,认为风险处在可控范围内。此类产品的余额占银行体系存款总额的不到10%。但是,随着违约担忧浮出水面,该监管部门已勒令银行就其已经出售的所有产品提交详细报告。银监会上周发布了这项命令,银行有30天时间执行。惠誉负责中国金融机构评级事务的朱夏莲本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风险正在蓄积。” 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规模急增 风险积聚亟需关注1 2013年01月04日 11:37:30 中财网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流量将不低于20万亿元。记者采访发现,作为我国居民重要的投资渠道,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息披露、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客户风险意识不足,“刚性兑付”困境或向银行业延伸。相关部门亟需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快速发展难掩多重问题 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显示,2011年共有94家商业银行发售了20270款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16万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已累计发售23858款,保守估计全年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20万亿元。 “口头承诺”成风,刻意隐藏风险。记者暗访发现,很多银行的理财经理会对客户作出“虽然协议上写的是有风险,但是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低于预期收益率”之类的表述,并以银行信誉做出口头担保。许多理财产品只靠银行员工“口头推广”,纸质的宣传材料上只是注明产品名称、起息日、期限、年化收益率等基本信息,毫无风险提示。如果客户确定购买,再让客户看产品协议,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往往流于形式。 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规模急增 风险积聚亟需关注2 理财资金投向不清晰,员工专业性仍有欠缺。当记者询问理财资金的投向时,银行员工往往做出“债券”、“货币市场”等模糊的表述,并不能做出明确的答复。招商银行客户经理张先生表示,他们只负责理财产品的销售,对于产品投向和产品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并不了解。业内人士透露,一些规模较小的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员工并未接受专业培训,相关知识十分薄弱,甚至一些银行网点的保安也会参与理财产品的销售。 实际收益频频缩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陈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银行都会制造理财产品一出来就被抢购一空的氛围,鼓励客户提前抢购。其实真实的收益率与理财产品起息日的设置有很大关系:购买后到起息这段时间,是按活期存款计息的,越早提前购买,平均下来的收益率就会越低。 肖钢:理财产品是“庞氏骗局” 正威胁经济大局 2012年11月20日07:39 上海金融报 新任中央委员、中行董事长肖钢直接指认现在的理财产品是“庞氏骗局”,这可能是中央开始关注银行理财产品的信号。肖钢认为,目前银行发行的“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 肖钢直接把理财产品说成“庞氏骗局”,足以震惊整个银行界,不仅仅是因为肖钢新当选为中央委员引起的人们关于他政治方面的猜测,更重要的是,他指出了现代理财产品的致命特征:“发新偿旧”,一旦循环破裂,要比股市崩盘影响还要大。美国次贷危机本身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循环打破后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令世界颤抖。给世界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之后,美国银行信用也降到了低点,如果没有强权国家的注入信用,这次危机还要严重。 那么,“庞氏骗局”为何如此厉害?主要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网联汽车底盘线控系统与控制技术.pdf VIP
-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一新生入学分班数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民航安检 中级题库.docx VIP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下颌下腺肿瘤病例分析.docx VIP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pdf VIP
- 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Unit 5 A delicate world Developing ideas 语言点 课件(共53张).pptx VIP
- 九年级上册月考物理.doc VIP
-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docx VIP
- 小森印刷机s40操作说明.pdf VIP
- 部编版语文九下-第四单元整合教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