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能的重力坝设计方法性能指标选择初探.docVIP

基于性能的重力坝设计方法性能指标选择初探.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性能的重力坝设计方法性能指标选择 初探 季昀,李同春**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南京 210098)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对重力坝性能指标进行了初步探索. 对坝体裂缝与重力坝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分析认为裂缝是致使重力坝性能降低的主要 因素与表现形式.介绍了三种性能指标,并对三种指标各自的优劣进行了探讨.基于上述分析, 提出使用坝顶水平位移作为重力坝的性能指标,对这一指标的合理性进行了详细探讨.最终, 给出了性能指标在基于性能的重力坝设计方法中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水工结构;基于性能;性能指标;重力坝;裂缝;损伤力学 中图分类号:TV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Index Applied in Gravity Dam Design Based on PBSD JI Yun, LI Tongchun (College of Waterconservans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NanJing 210098) 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application of PBSD(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is introduced and a research i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performace index of gravity dam.Firs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acking and the performance of gravity dam is discussed,arriving at the conclusion that cracking is the main factor lowering the performace.3 index raised by some scholars are referr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index are discussed and presented in the context.Base on the analysis implemented above,the dam crest displacement is determined to be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gravity dam,and the reasons supporting this attitude are listed in detail.Finally,the appling mode of perfomance index used in PBSD is put forward. Keywords: Hydraulic Structure; Performance-Based; Perfomance Index; Gravity Dam; Cracking; Damage Mechanics 0 引言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简称 PBSD,最早由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Bertero 总结 1989 年 Loma Prieta M7.1 级地震灾害损失时提出,当今 已经成为国际地震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课题。而后,1990 年前后,美国联邦紧急救援 署(FEMA)、美国应用技术理事会(ATC)以及加州工程师协会(SEAOC)对基于性能的 抗震设计(PBSD)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研究报告“NEHRP 建筑抗震加固指 南”(FEMA273),“现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ATC-40)以及“基 于性能的地震工程”(SEAOC Vision 2000)[1]。1995 年前后,日本土木工程界引入了基于 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并由日本建筑科学研究院完成了为期 3 年的“建筑结构的新设计框架” 研究项目,且在研究报告“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设计”中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成果[2]。值得一 提的是,日本于 1998 年 6 月开始对其建筑基准法进行大规模修订,并且已于 2000 年 6 月开 始实行新的基于性能的建筑规范(Building Standard Law)。我国台湾 2008 年也起草了基于 作者简介:季昀,(1990-),男,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工结构工程。 通信联系人:李同春,(1963-),男,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工结构抗震、水工结构可靠度及边坡 失稳机理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