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4中国近代出版历史知识.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中国近代出版历史知识 考点一:近代中国印刷业的发展【了解】 1.西方印刷技术的引进与应用(P108-111) (1)造字与印刷技术的传入: 刻制:1815左右,汤姆斯,最早的中文铅合金活字,用到80年代末    模制:1838年,米怜冲压;1858年,姜别利用电解法,制成美华字 机械印刷:平版机/轮转机 (2)石印技术的兴盛: 麦都思:1821年在印尼雅加达建立印刷所,1828年石印出版《中文课本》。 广州印刷所:1832年,广州出现第一家中国人开办的印刷所。 点石斋书局:1874年石印技术传入上海,点石斋将之发扬光大。 同文书局、拜石山房:1881年中国人自办的石印局。 《古今图书集成》:1891年受清政府委托印刷,为石印出版物精品巨制。 三部统计石印图书的目录: 《贩书偶记》、《中国从书综录》、《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珂罗版:1867年德国人阿尔贝特发明。 (3)铅印技术主导地位形成: 条件完备:字模多了,字体日益齐整秀丽,小型印刷机国内能够制造了,纸型取代泥板使重印更加方便。于是,铅印取代石印成为必然趋势。 2.近代印刷业的发展【没有出题条件,看看即可】 (1)新式印刷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和采用 (2)出版机构印刷生产力保持领先地位 考点二:新技术对图书装帧形态的影响【熟悉】 (1)开本:基本采用32开或大32开。 (2)排式:出现横排。国内现存最早的横排本,是1884年点石斋书局印制的《无师自通英语录》,双语对照,中文从右至左,英文从左至右。 (3)装帧:整体设计意识加强/部件底封、书脊、勒口、环衬、衬页、扉页、目录、广告页等进入设计。 (4)样式:出现精平装本/左翻本/切边书 考点三:中国近代出版机构的种类【掌握】 关键词:早、晚、民、文、中、国 考点四:早期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了解】 1.中国近代外资出版机构 英华书院(1814,马六甲) 华英书院(1838,新加坡) 花华圣经书房(1844,澳门) 2.教会或外商办的近代出版机构 墨海书馆:麦都思,1843,上海,中国内地开办的第一个近代出版印刷机构。 土山湾印书馆/申报馆/点石斋书局/益智书会/图书集成局/广学会等 考点五:晚清政府办的出版机构【熟悉】 1.地方官书局  (1)时期:19世纪60年代/地方官绅创办  (2)首办:金陵书局(曾国藩,1864年) (3)其他:淮南(扬州)/崇文(武昌)/思贤(长沙)/广雅(广州)/存古(成都) (4)特点:利用政府力量,大量刊刻传统文化典籍/校勘精良,价格低廉 2.洋务派创办的出版机构 (1)性质:中国近代最早翻译机构,附设于洋务派创办的工厂和学校内  (2)附校:京师同文馆/上海同文馆/海关总署造册所/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 (3)附厂:福州船政学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译书最多,影响最大) (4)作用:促进近代科学发展/影响思想界 考点六:民营出版机构【了解】 1.民营出版机构产生背景  (1)鼓吹维新: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另有《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报》   (2)宣传民主革命:章炳麟《訄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上海的《苏报》《国民日日报》等推动民营出版机构的发展展壮大。 2.民营出版机构中心形成 (1)时期:清末最后十年/清末民初 (2)形成:商务等一批民营出版机构先后兴起,确立了上海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中心地位。 (3)发展:全国第二大民营出版机构中华在上海创立,中心地位得到强化。第三、四、五也产生于上海。它们设法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和特约经销处,形成网络,辐射全国。 考点七: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掌握】 1.商务印书馆 (1)时间:1897年创办/1902年设编译所 (2)规模:1907年,上海总厂包括编译所和4个印刷所;先后在北京、香港设立分厂;在全国建分馆、支馆80余个;在首尔、东京、河内设立代销处。 (3)业务:编印教科书/翻译西方文化名著(严复与林纾)/出版新式工具书/ 创办期刊(1903年,《绣像小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 2.中华书局 (1)时间:1911年创办/1913年改组股份 (2)规模:全国第二大出版机构;改组后下设编辑、事务、营业、印刷四所;1937年,全国各地分局40余处,沪港职工达3000多人,进入全盛期。 (3)业务:教科书/古籍/字典/八大期刊      (《中华教育界》《~小说界》《~实业界》《~童子界》 《~儿童画报》《~大中华》《~妇女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