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本科课件1.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心理学本科课件1.ppt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诞生 迷茫 发展 整合 总结 诞生 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诞生,其标志是桑代克首次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和《心理与社会测量的理论导论》,,以及他最有影响的教育心理学三大卷:《教育心理学:第一卷,人的本性》,《教育心理学:第二卷,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第三卷,心智运作、疲劳、个体差异及其原因。 迷茫 从桑代克至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期间,教育心理学家仅从当时现有的学习理论或发展理论中抽取出一些一般的原理,提供给教师,以期以此来影响他们的教学实践,但却很少去关心培植自身的科学根基。 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起,教育心理学家重新将目标确定为试图理解和改进教学中的实际做法,同时又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而一个认知心理学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舞台——教学心理学,也就应运而生。 整合 到20世纪90年代,教育心理学家开始侧重从社会认知角度来思考个体的学习过程,将学习者置于一定情境。这一研究视角,最早可追溯到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引发了在学与教的诸多方面发生的讨论:知识的情境性,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师的作用,课程设置,多种形式测评等。 总结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学习与教育的中间科学或联系科学,在其将近100年的发展进程中,最近30年的发展最为迅速,其间在知识观上发生的两次变革,即所谓的“认知革命”与“社会文化革命”,不仅使学习与迁移论、动机论这些理论构想发生了质的改变,而且也使教学论、课程论、测评论这些对改革实践的构想发生了相应的质变。 第二讲 教育与心理的发展 埃里克森简介 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82),一名美国精神分析医生,也是当时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建立了代表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他认为个性的发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从情绪、道德和人际关系的整体发展来研究个性发展。因此,埃里克森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未曾受过正式的大学教育,1927年在维也纳一所新型学校授课,同时进精神分析研究所受训,并接受A.弗洛伊德的分析。 1950年,他的重要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书问世,并于1963年再版。他在此书以及后来的一些著作中,清楚地介绍了一个关于儿童发展的崭新学说。 基本观点 1/4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进化过程,一个人在出生时还是一个未分化的普遍体,在生长过程中,普遍体体验着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事件发生的顺序,并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 人的发展不是单纯地表现为情绪过程或心理过程,而是将个人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加以结合,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 基本观点 2/4 埃里克森把一个人的生命周期分为8个阶段,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一个人除第1阶段外,都在“有准备而迫切地”对社会组织以“某种传统方式”为他准备好的社会任务作出适应。 每个人在各阶段所完成的发展任务程度各不相同,他总是处于某一任务的两种相反特性即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遵循着自身的内在规律,在自我的指引下,沿着一条之字道路不断向前发展。 基本观点 3/4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危机: 一种是横的危机,即个人在每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否可以因在两种对立的特性之间获得平衡而顺利地向下一阶段发展; 另一种是纵的危机,即个人的整个发展是否能在自我同一性的作用下导致最终的完满解决。 基本观点 4/4 埃里克森认为,每个人都生而具有产生善恶的潜能,在克服发展中的倒退和恶化以及防止潜能的消耗方面,自我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是自我作用和社会精神的相互补充以及自我同一性和集体同一性的共同努力,才为各阶段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保证了发展的连续性,使人生周期成为一个统一体。 这体现出埃里克森对于人格的发展和治疗神经病所持有的乐观主义态度。 总结——1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他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八个互相联系的阶段:信任感对不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亲密感对孤独感;繁殖感对停滞感;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 第三章 学习心理理论 三、学习的准备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案例 王某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上课不遵守纪律,说话、到处乱走、揪女同学辫子、摔书本弄出很大的声音,他课后还经常与同学打架。 请设计一个方案对他的不适应行为进行矫正。 (二)如何应用惩罚? 1、惩罚手段 生理上:体罚、电击 心理上:“精神体罚”,羞辱、讽刺;恐吓;冷漠、忽视;人

文档评论(0)

yyh20007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