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专项复习 表达方式 记叙(记人叙事) 描写(绘声绘色,白描、铺陈等) 议论(表明观点) 抒情(直接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怀古伤今等) 诗歌鉴赏之形象 (2006年高考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第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第一步) 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第二步) 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第三步) 11.(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比喻。(第一步) “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 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 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第二步) 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 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第三步)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 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 六朝兴废的感慨。 13.(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 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⑵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 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 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 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14.(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 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 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 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实写的是景,虚写的是情。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 难以做到; 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 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渴望。 15.(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景中含情。(第一步) 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 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 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 人的亲昵。(第二步)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 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 悦和悠闲之情。 (第三步)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采用拟人的手法(步骤一)。 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步骤二)。 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步骤三)。 一词(或一句)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或“字眼”或“诗眼”),为什么? 提问变体:哪字词(句)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或“字眼”或“诗眼”)? 答题注意:“提问变体”问题作答,千万不要只回答出哪字就草率收兵了,应该象“提问方式”中要求回答“为什么”才可。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或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解答分析注意:切入分析一般抓两点:①如是从内容或结构上去问哪句是领全诗词时,分析时一般抓在内容上能起总领的句子或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一EBZ200悬臂式掘进机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教学能力比赛-教学实施报告(基础会计).pdf VIP
- 古典文献学第十章 文献的整理 : 校勘与辨伪.ppt VIP
- 学校食堂供应商评价表(参考模板).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docx VIP
- 禁毒教育知识培训.pptx VIP
- JB-QB-FS5101火灾报警控制器_使用说明书.pdf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综合知识)》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全册).pptx VIP
- 中小学校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