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第十章   文献的整理 : 校勘与辨伪.pptVIP

古典文献学第十章   文献的整理 : 校勘与辨伪.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凡後來據某祖本翻刻 , 而又未能精審考訂的 , 則可排除校對之外 。 如周祖謨校 《 洛陽伽藍記 》 時指出 :“《 洛陽伽藍記 》 之刻本至多 , 有明刻本及清刻本 。 明 刻本主要有三種 : 一 、 如 隱堂本 , 二 、 吳琯所刻古今逸史本 , 三 、 毛氏汲古閣所刻津逮秘書本 。 如隱本不知何人所雕 , 板刻似出於嘉靖間 ;( 謨原注 : 趙萬里先生謂 : 此書蓋爲長洲人陸採所刻 。 範氏天一閣藏書中有採所著 《 天池山 人小槁 》, 內有如隱草堂之名 , 此 《 伽藍記 》 之板刻字樣正類蘇州刻本 , 故疑爲陸採所雕 。 案如隱草堂四字見 《 小槁 》 壬辰槁卷末 。 採爲嘉靖進士陸粲之弟 , 從都穆學古文詞 , 於文喜六代 , 爲諸生屢試不第 。 詳馮桂芬 《 蘇州 府志 》 卷八十六 ) 逸史本則爲萬曆年間 所刻也 。 二者來源不同 , 文字有異 。 津逮本刊於崇禎間 , 據毛斧季言 , 原從如隱本出 , 而有改竄 。 蓋據逸史本校改者 。 至於清代刻本 , 則有四種 : 一 、 乾隆間王謨輯校之漢魏叢書本 , 二 、 嘉靖間張海鵬所刊學津討原本 , 三 、 嘉靖吳自 忠真意堂叢書活字本 , 四 、 道光吳若凖 《 洛陽伽藍記集證 》 本 。 考漢魏本乃出 自 逸史本 , 學津本乃即 據津逮本翻雕 , 而小有更易 。 真意堂本 , 則又參取津逮漢魏兩本以 成者 。 至於吳氏集證本 , 雖云出 自 如隱 , 然亦略有刪改 。 凡別本有異者 , 均於集證中詳之 。 綜是而言 ,《 伽藍記 》 之傳本雖多 , 惟如隱堂本及 《 古今逸史 》 本爲古 。 後此傳刻 《 伽藍記 》 者 , 皆不出 此兩本 。 故二者殆爲後日 一切刻本之祖本也 。 校 《 伽藍記 》, 自 當以 此二者爲主 。 如振裘挈領 , 餘皆怡然理順 。 苟侈陳眾本 , 而不得其要 , 則覧者瞀亂 , 勞而少功矣 。” 如果版本過多 , 各有不同 , 則可選特色的好的版本作校本 , 那些印 製粗劣者可棄而不用 了 。 他校的資料很多 , 也需選擇 。 如清人編的 《 古今圖書集成 》、《 淵鑒類函 》 等類書 , 引 書多 有不謹者 , 需慎用 。 ( 一 ) 衍 “ 衍 ” 即指古書在傳抄 、 翻刻中誤增的文字 。 造成衍字出 現的原因 主要有三種 : 字形相似而衍 。 ( 二 ) 脫 “ 脫 ” 也稱 “ 奪 ”, 指古注在傳抄 、 翻刻中 , 誤漏的 文字 。 造成脫文的 原 因 主要有兩種 : 因下涉上而脫 , 包括因下文與上文全同而誤脫 , 以 及因 下文與上文結構 、 內 容相似而誤脫 。 前者如 《 戰國策 》 卷六 “ 秦四 ” “ 秦王欲見頓弱 ” 章云 :“ 於是頓子曰 :‘ 天下有有其實而無其名 者 , 有無 其實而有其名 者 , 有無其名又無 其實者 , 王知 之乎 ’ 王曰 :‘ 弗知 。’” 關於 “ 天下有有其實而無其名 者 ” 句 , 諸祖耿云 :“‘ 有 ’ 下原無 ‘ 有 ’ 字 。” 其引 姚宏本注所云 :“ 一本 ‘ 有 ’ 字下更有 ‘ 有 ’ 字 。” 又以黃丕烈引鮑彪本所注 :“‘ 有 ’ 下補 ‘ 有 ’ 字 。” 又引 吳師道正語云 :“ 一本有 。” 故諸祖耿據全句結構和文意 , 以 爲姚 、 鮑 、 吳 、 黃意見爲對 。 後者如 《 荀子 》 卷二 “ 不苟 ” 云 :“ 君子挈其辯而同焉者合矣 , 善其言而類焉者應矣 。 故馬鳴而馬應之 , 非知也 , 其勢然也 。 故新浴者振其衣 , 新沐者彈其冠 , 人之情也 。” 此處 “ 馬鳴而馬應之 ” 句以下 , 盧文弨引 《 韓詩外傳 》 云 :“ 此下尚有 ‘ 牛鳴而牛應之 ’ 六字 。” 今本脫 。 兩句結構相 同 , 句 意相 似 , 涉上疏忽 而脫 。 《 戰國 策 · 齊策四 》 云 :“ 居有傾 , 依柱彈其劍 , 歌曰 :‘ 長鋏歸來乎 , 食無魚 。’ 左右以告 。 孟嘗君曰 :‘ 食之 , 比門下之魚客 。’” 此處 “ 比門 下之魚客 ” 句 , 王先謙云 :“ 原無 ‘ 魚 ’ 字 。” 其引姚宏本注所云 :“ 一本 ‘ 客 ’ 上有 ‘ 魚 ’ 字 。” 又引 吳師道所稱 《 列士傳 》 之語 :“ 孟嘗君廚有三列 , 上客食肉 ,中客食魚 , 下客食菜 。 一本 ‘ 比門下之魚客 ’”, 故從姚 、 吳之意見 。 還有一種是因 參校本不足而形成的脫文 , 如吳楓 《 中國古典文獻學 》 第七章第二節 “ 校勘 ” 中 , 指出 了 中 華書局標點本張文虎校訂成果中的一個疏漏 :“ 中 華書局標點本 《 史記 》 採用 了 張文虎的校訂成果 , 這是必要的 , 但還應用 ‘ 百衲本 ’《 史記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