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人物画 第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意人物画XIEYIRENWUHUA杨庆荣钟琴著中国写意人物画探源01现代画稿03古代经典范画02任伯年写意人物画技法图解04目录Contents中国写意人物画探源01第一节线描人物画(远古、秦汉、唐、五代)第二节写意人物画(宋、元、明、清)最能代表早期线描人物画面貌的作品莫过于东周时期的帛画《人物御龙图》(见图1-1)及《龙凤仕女图》(见图1-2)。至此,中国人物画以线描勾勒为造型法则而滥觞起来。中国写意人物画探源图1-1《人物御龙图》/楚墓帛画/绢本图1-2《龙凤人物图》/楚墓帛画/绢本由魏晋南北朝谢赫提出的古代画论“六法”,其中“骨法用笔“在理论层面对线描勾勒做出品评标准,同时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确立了理论基础。还开创了工笔及意笔两套不同表现形式的人物画样式。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语言尤为丰富多变。五代时,禅月大师贯休创造出具有夸张的造型且古朴、生动的人物形象(见图1-3),大大有别于同时代的以端庄恬静、雍容华丽为美的样式,启发了后来的释像人物写意画的发展。中国写意人物画探源图1-3《十六罗汉图·迦诺迦伐蹉》/绢本南宋画家不仅在造型上一脉相承,其变化多样的泼墨语言为后世树立了写意画的典范(见图1-4)。中国写意人物画探源图1-4《泼墨仙人》/纸本清末的任伯年承前启后,以其卓绝的造型能力拓展了人物画的创作领域(见图1-5)。中国写意人物画探源图1-5《酸寒尉像》/纸本线描人物形象最早出现在彩陶、洞穴、岩壁上,人物形象呈不同的动态,题材多为劳动生活、狩猎巫术、图腾崇拜、季节符号等。在此阶段,线描可以说是以实用性为人类所用,还不能看作绘画语言的创造和发展阶段。先秦时期人物画广泛应用于礼仪教化,“成教化,助人伦”的礼教精神主导着这一时期的绘画创作,人物形象以“三皇五帝”、“三季暴主”、“篡臣贼嗣”、“高节妙士”等为刻画对象,劳动人民通过观画以达到“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的教化作用。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的线描勾勒日趋成熟,人物画创作主要受到“经史故事”、“神怪祥瑞”、“风俗现状”三方面的影响。汉代时期的人物造型在人物动态、神情的表现手法上相对《人物御龙图》和《龙凤仕女图》要活泼、生动;在人物衣纹的处理上,内外分明;线条舒展、流畅,在转折处略带提按。第一节线描人物画(远古、秦汉、唐、五代)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是用作盖棺的吉祥物,形状为“T”字形的“非衣”样。充满道家神仙思想,既体现汉代时期“重生厚死”的思想,又表达了“引魂升天”的美好愿望(见图1-7)。该帛画通过对墓主人服饰的仔细刻画,凸显出其生前的社会、家庭身份的显赫。其人物造型以单线勾勒,线条劲健而流畅;画面颜色以朱砂、石青、石绿、藤黄、蛤粉平铺设色,制造出瑰丽诡异、魔幻现实融为一体的超现实想象。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基本样式形成与发展的时期。下,其创作题材一方面受到佛教传入中土的影响,另一方面,画家自觉地开始通过绘画创作寻找人文价值。第一节线描人物画(远古、秦汉、唐、五代)顾恺之描绘人物形象除了注重“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的画法外,同时兼顾到人文价值。他在绘画理论方面提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的美学命题,又常说“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来强调“传神”的目的。此外,在人物画的线描勾勒上,他善于以犹如春蚕吐丝般连绵不绝的线条描绘人物,开创了具有自己独特面貌的高古游丝描样式,从现藏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见图1-9)中的线描勾勒样式来看,流畅、细润的线条组合是该描法的最佳典范。曹不兴为吴兴人,以画冠绝一时,尤善人物衣纹褶皱,后世学人谓之“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指曹不兴独特的绘画样式,衣物褶皱如从水中而出的贴身感觉。第一节线描人物画(远古、秦汉、唐、五代)图1-9《女史箴图》(局部)/(传)唐代摹本唐代至五代时期,在创作选题方面,除上述已经提及的部分外,现实写照及宗教题材也是人物画家描绘的主要内容之一。现存至今的《步辇图》(见图1-10),画史认为是阎立本作品,该图画通过衣饰的不同及人物五官的特征,还原了吐蕃国使臣禄东赞迎娶文成公主的情景,在造型上以圆劲有力的铁线勾勒,后世称为“铁线描”,“一如铁线,无波磔”。第一节线描人物画(远古、秦汉、唐、五代)图1-10《步辇图》/绢本吴道子擅长以兰叶描勾勒仙人,所画形象“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人称吴带当风。吴道子以其令人震惊的绝技为后世开启了写意画创作的无限契机,同时也奠定了他旷古绝今的画圣地位。北宋武宗元的传世名画《朝元仙仗图》(见图1-11)继承了吴道子的勾勒风格,为后人了解他的绘画面貌提供了参考实例。第一节线描人物画(远古、秦汉、唐、五代)

文档评论(0)

医药前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医药相关文档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