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工业发酵染菌的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工业发酵染菌的防治 第一节 工业发酵染菌的危害 纯种培养要求必须防止杂菌污染 为防止染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密闭式发酵罐、无菌空气、无菌室、培养基和设备灭菌、无菌操作; 染菌无法彻底避免;据报道 国外抗生素发酵染菌率为2%~5%,国内抗生素发酵、青霉素发酵的染菌率为2%,链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发酵染菌率为5%,谷氨酸噬菌体感染率为1%~2% 染菌影响产率、质量、三废治理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 染菌对各种发酵的影响: 青霉素:产青霉素酶的杂菌 疫苗:全部废弃 柠檬酸:主要防止前期染菌 谷氨酸:噬菌体危害大 肌苷、肌苷酸:易染菌 二、染杂菌种类对发酵的影响 青霉素发酵污染细短产气杆菌比污染粗大杆菌危害大,链霉素发酵污染细短杆菌和假单孢杆菌和产气杆菌比污染粗大杆菌危害大,四环素怕污染双球菌、芽孢杆菌和夹膜杆菌 三、不同染菌时期对发酵的影响: (1)种子培养期染菌:易染菌、应灭菌后除去,并对种子罐、管道进行检查和彻底灭菌。 (2)发酵前期染菌:易染菌、应特别防止,可重新灭菌,补充营养,重新接种发酵。 (3)发酵中期染菌: 发酵中期染菌,挽救处理困难,危害性大; 抗生素发酵: 将另一罐发酵正常、单位高的发酵液的一部分输入染菌罐中,以抑制杂菌繁殖,同时采取低通风,低流加糖量等措施 柠檬酸发酵: 污染细菌:加大通风量,加速产酸,降低pH,抑制细菌生长; 污染酵母 :加0.025-0.035g/L硫酸铜; 污染黄曲霉;加入另一罐将近成熟的醪液,使pH下降,黄曲霉自溶 污染青霉:青霉能在低pH环境下生长,可考虑提前放罐。 (4)发酵后期染菌 可考虑提前放罐。 四、染菌程度对发酵的影响 染菌程度越大,即进入发酵罐的杂菌数目越多,对发酵的危害越大。 染少量杂菌,有时可以容忍; 前期和中期染菌,应结合染菌程度综合考虑。 五、染菌对产物提取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菌体自溶,发酵液发粘、发臭,过滤困难 第二节 染菌的检查、分析和防治 一、种子培养和发酵的异常现象 1、种子培养异常 (1)菌体生长缓慢:原料质量、菌体老化、供氧不足、温度、酸碱度,种子冷藏时间长或接种量过低。 (2)菌丝结团:菌丝团中央结实,内部菌丝的营养吸收和呼吸受到影响,不能正常生长。原因多而且复杂。 (3)代谢不正常:接种物质量和培养基质量、培养环境查,接种量小、杂菌污染等有关 2、发酵异常 (1)菌体生长差:种子质量的影响;导致代谢缓慢。 (2)pH不正常:培养基质量、灭菌效果、补糖等影响;是所有代谢反应的综合反映。 (3)溶解氧异常 染菌:染好氧菌,染厌氧菌 (4)泡沫过多 泡沫的消长不符合规律;培养基灭菌时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葡萄糖变成氨基糖会引起泡沫。 (5)菌体浓度过高或过低 罐温长时间偏高;溶氧不足;营养条件差;种子质量差;菌体自溶。 二、染菌的检查与判断 1、染菌的检查 (1)显微镜检查法(最简单、最直接、最经常) (2)平板划线培养或斜面培养检查法; 平板制好后,应先保温24小时,确定无菌 (3)肉汤培养基检查法(酚红变色pH6.8-8.4) 2、以上3种检查法的不足 以上3种检查法未发现染菌,还不能肯定未被染菌; 原因是以上检查法只能检查杂菌浓度较大的染菌情况(1个/ml) 3、发酵过程的异常现象来判断染菌 (1)溶解氧水平异常显示染菌(谷氨酸) (2)排气中CO2异常显示染菌 CO2的含量变化是有规律的; 染菌引起糖的消耗变化,染好氧性杂菌,糖耗加快, CO2含量增加;染噬菌体,糖耗减慢, CO2含量减少。 三、发酵染菌率和染菌原因分析 (一)、发酵的染菌率 (二)、染菌原因分析 (1)染菌原因分析就是总结染菌的教训,防范于未然。 (2)主要染菌原因:种子带菌,无菌空气带菌,设备渗漏,灭菌不彻底,操作管理不当。 (3)染菌的杂菌种类分析: 杂菌是耐热的芽孢杆菌(灭菌、死角) 杂菌是不耐热菌(种子带菌、空气带菌,设备渗漏,管理操作等) 杂菌是真菌 (4)染菌的规模分析 大批量发酵罐染菌:种子、空气; 前期:种子带菌,灭菌问题; 中后期:空气带菌; 部分发酵罐染菌: 个别发酵罐连续染菌:设备渗漏 (5)染菌的时间分析 种子培养阶段:种子,灭菌,操作; 发酵前期:种子,灭菌,操作; 发酵后期:空气,补料,设备渗漏,泡沫 四、染菌途径及预防 1、种子带菌的防止 (1)培养基及用具灭菌要彻底,应防止假压; (2)菌种在转接过程中受污染:操作不当,管理不严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