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消费支出,而且于其他消费者的支出。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仅取决于他的绝对收入,而且还取决于他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即相对收入。相应的消费函数为: 在长期中,在收入分配状况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各个收入阶层的相对地位并未改变,消费者之间的示范效用就会使消费与收入同比例增加,这样平均消费倾向就是稳定的。长期消费函数: CL=cYL (二)消费行为的不可逆性与棘轮效应 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水平不仅受当前收入的影响,也受过去时期最高收入与最高消费水平的影响。消费本身具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消费的这种不可逆性就产生了棘轮效应,即收入变动所引起的消费变动是不对称的,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会迅速增加,而当收入减少时消费并不会迅速减少。 图13-2 相对收人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 由于消费的“不可逆性”,当前的平均消费倾向不仅与收入有关,而且与所曾经达到的最高收入与最高消费水平有关。 (三)相对收入消费简评 第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解释了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保持稳定的原因。 第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运用“棘轮效应”说明了长期消费趋势与短期消费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当收入发生变化时,消费变化的可能路径。 第三,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早熟现象。 二、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假说是Modigliani(1954)提出的 出发点:绝对收入假说并不能够解释消费中的一些典型事实 基本点:理性的消费者会进行一生的消费决策。 1918-2003; 生命周期假说; MM定理 1985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图10-3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收入与消费 莫迪里安尼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取决于人一生所得到的收入。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举例 回忆凯恩斯消费函数 当期的消费取决于当期的可支配收入。 可以解释那个典型事实,不能够解释那个典型事实 我们自身的例子。假定父母每月给500元,我们是否按照绝对收入假说消费?如果今年国庆节参加社会实践,得到300元的收入,10月份我们是否按照绝对收入假说消费? 举例:假定一个典型的理性消费者,在22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62岁退休,82岁进天堂。假定工作期间,每年收入是10万元,不考虑利率和折现等,如果要实现一生的效用最大,每年应消费多少? 接上例:假定典型的理性消费者,在32岁时买彩票中100万元大奖,问他或她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储蓄率如何变化? 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高;暂时收入的低。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内涵 理论表述:理性消费者一生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行为 一生平稳消费 暂时性收入对消费影响不大。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为什么解释能力不够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在理论上是精致的,为什么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并不绝对收入假说强? 流动性约束:当期收入低于持久收入水平时,无法按照持久收入水平来做消费决策。我们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例子? 预防性储蓄: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中,储蓄是什么? 预防性储蓄:储蓄是满足将来意外(不决定性)的需要。 缺乏远见 三、持久收入假说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们的持久决定的。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持续性的带有常规性的收入 。 13-3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及变动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 1.利用消费函数,即(C+I)分析法 2.利用储蓄函数,即I=S分析法 (一)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利用消费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 (利用消费函数) O Y AE 450 YE E A B (二)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利用储蓄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 (利用储蓄函数) O Y S/I YE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比较) AE Y O C AE YE O Y S/I S I YE 五、乘数模型(Multiplier model) 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Hahn)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 本节仅介绍投资乘数和消费乘数 (一)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改变投资量会带来倍数于投资增量的国民收入的增量。 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