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文必过知识要点.docxVIP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文必过知识要点.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请联系首句中的“人境”,说说“心远地自偏”所包含的哲理。

因为诗人心情闲适,心境高远,超凡脱俗,看淡名利。所以即便栖身在众人聚居之地,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和“见”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个作简要赏析。

①“悠然”二字用得很妙,“悠然”是闲适的样子。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表达出诗人的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②“见”字用得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不经意间抬头见山,悠然自得,表现诗人的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4.诗中的“见南山”可否改为“望南山”?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不可以。“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相吻合。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归返自然的心情。

此中有真意(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欲辨已忘言。

6.既然“此中有真意”,诗人为何又“欲辨已忘言”呢?

诗人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语言不足以表现这种生命的微妙。

“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俗世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

在南山下的几间草屋中隐居,悠闲地漫步在庭院中的菊花从里,随意地采摘几朵。偶然间抬起头来,看那夕阳西下,雾气在山峰间缭绕,让人心旷心怡。鸟儿结伴回到巢穴,使人倍感温馨。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城春草木深”写作者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渲染了残破凄凉景象。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交融。极富表现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字字千钧,吟之更觉有味,请任选角度赏析。

示例一:诗人触景生情(融情于景),花鸟本是悦人之物,但是诗人面对残破的都城,想到妻儿的安危,诗人见花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感。

示例二: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

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的急迫心情,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神来之笔。请问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形象?

塑造了一位面对国都残败景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念亲人,老泪纵横,白发稀短,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

理解性默写

1.杜甫的《春望》中写出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杜甫的《春望》中,通过描写乐景来反衬诗人悲情的诗句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感时花施泪,恨别乌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东西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沉沙的折戟,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由折戟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这样也很自然的为后文诗人对历史的咏叹做了铺垫。以小见大的手法。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表明战争的胜负),而是间接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