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合理营养应用题库及详解.docxVIP

食品安全与合理营养应用题库及详解.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安全与合理营养应用题库及详解

前言

食品安全与合理营养是保障公众健康的基石,贯穿于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及消费的各个环节。掌握相关知识并应用于实践,对于预防食源性疾病、促进身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题库及详解旨在提供一个系统、专业的学习工具,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食品安全与合理营养的核心概念、实践要点及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内容涵盖法律法规、食品污染与控制、食源性疾病预防、膳食指南、营养素平衡、特殊人群营养等多个方面,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及案例分析题,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具知识性与实用性。

第一部分食品安全

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

1.选择题

(1)我国现行的关于食品安全的根本大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详解: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我国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对食品生产经营、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安全标准、检验、进出口、安全事故处置等方面做出了全面规定。《食品卫生法》已废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主要针对农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范围更广,不专门针对食品安全。

(2)食品安全标准是:

A.推荐性标准

B.强制性标准

C.企业自定标准

D.行业协会标准

详解:答案B。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这是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2.简答题

简述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要法定责任。

详解: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法定责任包括:

1.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3.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品检验工作。

4.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5.采购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并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合格证明文件。

6.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运输和配送食品。

7.标签、说明书和广告内容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8.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二、食品污染及其预防控制

1.选择题

(1)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化学性污染物:

A.沙门氏菌

B.黄曲霉毒素

C.寄生虫卵

D.玻璃碎片

详解:答案B。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属于化学性污染物。沙门氏菌和寄生虫卵属于生物性污染物,玻璃碎片属于物理性污染物。

(2)预防食品腐败变质最根本的措施是:

A.加强食品的感官检查

B.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产毒

C.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D.美化食品的外观

详解:答案B。食品腐败变质主要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的。因此,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产毒(如通过低温、高温、脱水、腌制、添加防腐剂等方法)是预防食品腐败变质最根本的措施。

2.简答题

简述食品在加工、储存过程中可能受到哪些微生物污染,及其主要危害。

详解:食品在加工、储存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微生物污染主要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

*细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某些致病菌株)、李斯特菌、肉毒梭菌等。

*危害:可导致食源性感染或中毒,引起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脱水、败血症甚至死亡。例如,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毒性极强,可引起神经麻痹。

*霉菌:如黄曲霉、青霉、镰刀菌等。

*危害:霉菌污染可导致食品霉变,产生霉味,降低食品营养价值。更重要的是,某些霉菌(如黄曲霉)会产生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具有强致癌性、致畸性和毒性。

*酵母菌:在某些食品(如饮料、糕点)中是有益的发酵微生物,但在其他食品中过度生长会导致食品酸败、产气,影响风味和品质。一般而言,酵母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引起某些敏感人群的不适。

三、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

1.选择题

(1)下列哪种食源性疾病主要通过食用生或未煮熟的肉类、蛋类传播?

A.甲型肝炎

B.诺如病毒感染

C.沙门氏菌病

D.布鲁氏菌病

详解:答案C。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动物肠道内,污染肉类、蛋类、乳制品等。食用生或未彻底煮熟的上述食品是感染沙门氏菌病的主要途径。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常因食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诺如病毒感染多见于生食贝类或被污染的生冷食物、水;布鲁氏菌病主要通过接触患病动物或其制品。

2.简答题

日常生活中,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措施有哪些?

详解:日常生活中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措施可概括为

文档评论(0)

逍遥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退休教师,经验丰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