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的历史由来及现实意义.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报告

PAGE

1-

群众路线的历史由来及现实意义

一、群众路线的历史起源

1.毛泽东提出群众路线的背景

(1)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国内,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众生活困苦,民族危机深重。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当时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但绝大多数农民处于贫困状态。在国际上,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要想取得革命胜利,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2)群众路线的提出,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深刻思考密切相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了一系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如井冈山、瑞金等。他深入农村,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疾苦,发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据《中国共产党历史》记载,毛泽东在1927年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群众是革命的动力”这一重要观点。在这一时期,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等部队,广泛开展群众工作,发动农民群众参加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

(3)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斗争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全世界人民的斗争相联系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广泛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战争。据《抗日战争史》记载,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从1937年的9万余人发展到1945年的120余万人,群众基础不断扩大。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强调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发动群众,使群众路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重要法宝。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群众路线实践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将群众路线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据《中国共产党历史》统计,到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有300万人口,其中约70%的农民分得了土地。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例如,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粮食产量比1931年增长了30%。

(2)在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强调要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红军每到一地,都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据《红军长征记》记载,红军在长征途中,共帮助群众修桥补路、挖井找水、治病救人等,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在贵州遵义会议后,红军的群众工作更加规范,建立了群众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群众工作。这种做法使得红军在长征中获得了重要的群众支持,成为红军能够战胜敌人的重要因素。

(3)在陕北革命根据地,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群众路线。他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红军必须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尊重群众利益。据《陕北革命根据地》记载,1939年,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群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地面积扩大到13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00万。这一时期,毛泽东还创立了“三三制”政权,即共产党员、非党左派、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使革命根据地政权更加民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些实践证明了群众路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巨大作用。

3.抗日战争时期的群众路线发展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展了群众路线,将其作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强调要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抗日斗争,实行“一切为了抗战,一切通过抗战”的方针。据《抗日战争胜利史》统计,到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已达120余万人,根据地人口达1亿。在这一时期,共产党通过群众工作,将抗日救亡的口号深入人心,如“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保卫祖国”等口号在各地广为传播。

(2)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教育运动,普及抗日知识,提高群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通过建立农村识字班、夜校等形式,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识字、读书、了解国家大事。据《中国共产党历史》记载,仅1940年,根据地就建立了约2.5万个识字班,受益群众达200多万人。此外,共产党还通过文艺演出、新闻报道等方式,鼓舞士气,增强抗战信心。

(3)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困难。在根据地,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确保了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共产党还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抗日救亡活动,如慰劳抗战将士、募捐支援前线等。据《抗日战争胜利史》记载,1945年,根据地的群众捐款、捐物总价值达1亿多元。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

1.群

文档评论(0)

186****3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