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乙卷).docxVIP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全国乙卷).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乙卷(历史部分)

24.(2022·全国乙,24)

图4

据图4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C)

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

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

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

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根据题干地图,可知商、西周时期的政治中心和西周主要诸侯国集中在北方,而重要铜矿则在南方。青铜器铸造涉及将南方的铜运到北方,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农业,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商业活动的情况,排除B项;青铜器铸造得益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组织能力以及铸造技术,统治区域扩大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25.(2022·全国乙,25)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B)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书法。材料“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体现的是颜真卿楷书正气威严、气势雄浑等特点,故B项正确;小篆盛行于秦汉,排除A项;材料“刚健丰伟、庄重博大”是楷书、行书的共同点,但“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强调的是楷书气势雄浑,不是行书虚玄灵动的特征,排除C项;草书以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为特征,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

26.(2022·全国乙,26)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通判与知州(府)共议政务,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规范地方官员的行为,进而规范地方行政,故A项正确;仅仅靠通判不能防止武人干政,宋朝为防止武人干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设置通判主要是为了制约知州(府)的权力,排除B项;通判的主要职责是与知州(府)共议政务,而不是处理军务,不能提升地方军事能力,且宋朝收地方精兵于中央,导致地方军事实力较弱,排除C项;通判可以制约知州(府),但不会导致整个地方机构的权力削弱,排除D项。

重要概念

宋代的通判

通判:官名,位于知州之下,掌管粮运、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宋朝为了防止州官尾大不掉,又在州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

27.(2022·全国乙,27)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D)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解析本题考查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后期江南地区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富豪往往喜好兴建园林,这是江南地区市镇工商业发展的结果,故D项正确;明朝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士大夫的传统观念受到一定冲击,但并没有被颠覆,排除A项;世俗化审美趣味在唐宋时期已经出现,不是在明朝初现,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8.(2022·全国乙,28)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C)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将孔子当作“托古改制”的先师,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其激烈反对。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坚持变法。他在推行变法改革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故C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中,否定《孔子改制考》并不能使旧势力与新势力合流,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排除B项;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还有《新学伪经考》等文献,并非只有《孔子改制考》,排除D项。

29.(2022·全国乙,29)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D)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

文档评论(0)

各类教育资料交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教二十余年积累的各类备课、授课、论文素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