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精装版】苏教版科学3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52页,含教学计划、每课实验单】.pdfVIP

【必威体育精装版】苏教版科学3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152页,含教学计划、每课实验单】.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班级:三年级任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

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

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

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

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

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

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

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

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科学包含五个单元,共19课,但是却包含了18个主要概念的分布:

物质科学领域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

5.力作用于物体,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6.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生命科学领域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H.a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12.动柩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

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技术与工程领域

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18.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在以上18个涉及的概念中,1、2、3、6、7、10、16、17、18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但是在教

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掌握的度,既不过于浅显,让二年级学生感觉没有在科学通过探究得到成就感;也

不能加大教学难点,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及生活经来

系统、科学的学习本册科学知识,并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

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

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三、教学策略

I.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

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科学书及实用具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报告单、如何创新

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

在课堂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

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

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和体,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

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出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

是真正来源于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