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三字经全文解释图文18866讲课文档.pptVIP

完整三字经全文解释图文18866讲课文档.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整三字经全文解释图文18866;总叙;《三字经》成书于宋代,一般认为是宋代学者王应麟所撰。王应麟号深宁居士,南宋淳祐进士,曾任礼部尚书。清代至民国前期后人又略有增补,主要是续添了宋以后直至清末的一段历史叙述,因时代变迁,存在几种不同的版本。;《三字经》以“人之初,性本善”起篇,依次叙述三纲五常十义,五谷六畜,七情八音,四书六经诸子,历史朝代更迭,最后以奋发勤学、显亲扬名的著名事例作结。

将涵盖了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知识、传统伦理思想及识字教育浑然融为一体,句式灵活,编排巧妙,语言通俗,行文流畅。;三纲五常十义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十义: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道义,不能成才。;【故事】和氏璧的由来

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认为这是一块宝物,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的腿打断了。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武王也不相信,又打断了他的另一条腿。卞和失望地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过了几年文王即位后卞和再次抱着玉石,爬着进宫献给文王,文王看他可怜,便命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磨一番,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孝者,上老下子也,孩子孝顺老者长辈。

教者,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教育就是要从孝开始。

培养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对长辈的尊重,也就培养了孩子对传统的尊重,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传统,也就离消亡不远了。;融四岁,能让梨。弟(悌)于长,宜先知。

孔融让梨

弟弟尊敬兄长,应该早知道;;;第22页,共129页。;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曰江河

曰淮济

此四渎

水之纪

曰岱华

嵩衡衡

此五岳

山之名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仁、义、礼、智、信五种恒常不变的法则,则是要做人做事的标准,不可以紊乱、轻忽。;;;;;;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shanxiuxiu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臭味是五种基本的味道,也是我们的鼻子所能嗅得出的气味。;;从高祖父生曾祖父,从曾祖父生祖父,再从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自己,我自己生儿子,儿子生孙子,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

从自己的儿子、孙子,一直传到曾孙和玄孙,就是古人所说的九族。这是人们尊卑长幼的秩序,绝对不可混杂越礼。;形成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群居,重家庭亲情)。

重血缘重子嗣重祭祀。

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既安全又压抑,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权力和自由。

重群体轻个体,重组织轻个人。;;父子恩,夫妇顺。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至丝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资料】

我们今天的小学就是从古代的小学这个概念来的,但古今不同。古代的贵族子弟六岁开始上学,这就叫上小学,学各种生活规范、各种基础姿势、洒扫(干家务搞清洁),应对进退(迎来送往的各种礼仪规范),如称呼:

称对方用敬称,多用“令”,如令尊、令堂、令郎(令嗣)、令爱(令媛);或者令正(贤阁,尊夫人

文档评论(0)

HappyPand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