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阶段水资源合理调配方法.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施工阶段水资源合理调配方法

干了十来年的土建施工,我最深的体会是:基础施工就像给房子“打地基”,而水资源调配则是给这个地基“通血脉”。从基坑降水到混凝土养护,从设备清洗到场地降尘,水的影子几乎贯穿每个环节。可早年我们项目上总为水发愁——要么市政供水跟不上,要么养护洒水漏得到处是,要么废水直排被环保部门提醒。后来跟着团队一点点摸索,才明白“合理调配”不是简单的“省水”,而是要让每滴水都“物尽其用”。今天就结合这些年的经验,和同行们唠唠基础施工阶段水资源调配的那些事儿。

一、先弄清楚:基础施工阶段的“水账”怎么算?

要调配好水,得先知道“水从哪来、用到哪去”。我常跟项目上的年轻技术员说:“你们画结构图能算钢筋用量,算水用量也得这么细致。”

1.1主要用水环节的“画像”

基础施工阶段的用水场景看似分散,其实能归成四类:

第一类是混凝土工程用水,占总用水量的40%-60%。从搅拌站的砂石清洗、混凝土配比搅拌,到浇筑后的覆盖养护,每个步骤都离不开水。比如C30混凝土每方大概需要170-190kg水,光一个5000方的筏板基础,搅拌就需要近千吨水;养护更麻烦,传统洒水养护每天每平米要0.5-1L水,1000平米的板面一天就是半吨到一吨。

第二类是降尘与场地清洁,占20%-30%。基坑开挖、土方转运时,尘土飞扬是常态,过去靠高压水枪“大水漫灌”降尘,后来发现雾化喷淋更省水;场地道路冲洗也得算,工程车带泥上路被处罚的事儿,我在好几个项目见过。

第三类是施工设备与模板清洗,占10%-15%。混凝土泵车、搅拌车的罐体内壁必须及时冲洗,不然结块后难清理;模板拆除后附着的水泥浆也要冲掉,这些水过去常被直接排进沉淀池,现在得考虑循环用。

第四类是临时生活用水,占5%-10%。工地生活区的厨房、卫生间用水,虽然总量不大,但管理不好容易和生产用水混着用,造成浪费。

1.2常见的“漏水点”在哪儿?

这些年我们总结出三个“水老虎”:

一是水源单一依赖症。很多项目图省事,只接市政供水管网,赶上用水高峰(比如周边楼盘集中施工),水压上不去,搅拌站断水、养护不及时,混凝土质量都受影响。

二是用水环节粗放管理。我见过最夸张的——养护工人图省事,拿水管对着板面“扫射”,水顺着模板缝流得到处是,地面都能养鱼;还有搅拌站计量不准,多加水导致混凝土标号不达标,最后只能返工,水和材料都白搭。

三是废水“一放了之”。基坑降水抽上来的地下水,带着泥沙直接排进市政管网,堵了管道还被罚款;设备清洗水含水泥渣、油污,不处理就排,环保检查准亮红灯。

二、调水的关键:先立原则再找方法

刚入行时,我以为“省水”就是少用水,后来发现错了——该用的水不能省(比如混凝土养护),不该浪费的水一滴都不能流。这就需要定几个“调水规矩”。

2.1第一个原则:量入为出,算清“供需账”

调水就像家里过日子,得先知道“有多少米”,再计划“做多少饭”。我们的做法是:

算清“来水账”:除了市政供水,看看项目周边有没有可用的“非常规水源”。比如基坑开挖时抽的地下水(需要检测水质,别带油污或重金属)、场地硬化前的雨水收集(用临时蓄水池存)、附近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就行)。我之前做过一个项目,基坑日均降水500吨,处理后用来降尘和设备清洗,直接省了30%的市政水费。

算清“用水账”: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周细化各环节用水量。比如桩基施工阶段主要是设备清洗和降尘,用水量小;筏板浇筑阶段集中在混凝土搅拌和养护,得提前和搅拌站对接,确保水源充足。我们现在用Excel做“周用水计划表”,把每个作业面的用水时间、用量标清楚,调度员每天对照检查,避免“这边没水干等,那边水管漏了没人管”。

2.2第二个原则:分质使用,让水“各尽其能”

水也有“等级”——自来水能喝,降尘用雨水就行;混凝土搅拌得用干净水,设备清洗用沉淀池的中水足够。我们总结了个“用水阶梯表”:

优质水(市政自来水/检测合格地下水):优先用于混凝土搅拌、养护(直接接触水泥,水质差会影响强度)、生活饮用。

中等水(雨水/基坑降水简单处理):用于场地降尘、道路冲洗、模板初步清洗(这些场景对水质要求低,只要没大块杂物就行)。

再生水(设备清洗水/养护废水沉淀过滤):用于混凝土运输车内部冲洗(冲洗后的水还能进搅拌站的循环水池,和新水按比例混合用)。

去年有个项目,我们把养护废水引到沉淀池,加絮凝剂沉淀后,上清液用来冲模板,一年省了2万多吨水,光是水费就省了8万多,环保还得了奖。

2.3第三个原则:循环再生,织好“水网”

水不是“用一次就扔”,得让它“转起来”。我们的“水循环链”是这样的:

设备清洗水→一级沉淀池(沉淀大颗粒泥沙)→二级过滤池(加滤网去小颗粒)→三级消毒池(投少量次氯酸钠杀菌)→回用到降尘/道路冲洗;

混凝土养护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