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文言文《陈涉世家》教案.docx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文言文《陈涉世家》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文言文《陈涉世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陈涉世家》的重点字词、句式,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陈胜的人物形象及起义的原因和意义,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三、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梳理文章内容,把握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分析陈胜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的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省略句等。

2.体会陈胜起义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一段农民起义的视频片段,提问学生:看到这些起义场景,你们能想到哪些历史上著名的起义呢?由此引出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进而导入新课《陈涉世家》。

(二)背景介绍(2分钟)

简要介绍秦末的社会背景,如秦朝的暴政,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百姓生活困苦,为理解陈胜起义的原因做铺垫。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文章内容。

3.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纠正读音错误。

(四)疏通文意(20分钟)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尝试共同解决。

3.教师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重点实词:

-“辍耕之垄上”中“之”:去、往。

-“怅恨久之”中“之”:语气助词,无实义。

-“会天大雨”中“会”:适逢,恰巧遇到。

-“等死,死国可乎”中“等”:同样。

-“扶苏以数谏故”中“数”:屡次。

-“楚人怜之”中“怜”:爱戴。

-重点虚词:

-“以”:

-“以数谏故”:因为。

-“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

-“为”:

-“为屯长”:做。

-“为天下唱”:向。

-“士卒多为用者”:被。

-特殊句式:

-“陈胜者,阳城人也”:判断句,……者,……也。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乃。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被动句,为……所。

-“何富贵也”:宾语前置,应为“何富贵也”,意思是“什么富贵呢”。

-“辍耕之垄上”:省略句,应为“辍耕之(于)垄上”。

(五)课本讲解

1.原文内容: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分析:这段文字开篇介绍了陈胜和吴广的籍贯,接着通过陈胜与佣者的对话,展现了陈胜年轻时的远大抱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目光短浅的佣者比作燕雀,把有远大志向的自己比作鸿鹄,生动形象地表达了陈胜对佣者目光短浅的感慨,突出了陈胜胸怀大志。知识点有重点字词解释,如“尝”“辍”“苟”等,还有判断句的句式特点。

(六)深入探究,分析人物形象(10分钟)

1.提问: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陈胜具有远大的志向?

-学生思考后回答:“苟富贵,无相忘”以及“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都表明陈胜不甘于平凡,渴望富贵,有远大抱负。

2.提问:陈胜是如何为起义做准备的?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回答:他利用“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方法制造舆论,赢得众人的信任。体现了他有勇有谋的性格特点。

3.引导学生总结陈胜的人物形象:陈胜是一个有远大志向、有勇有谋、敢于反抗的农民起义领袖。

(七)互动交流

1.组织学生讨论: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

-提出问题后,给学生5分钟时间讨论。

-参考答案:秦朝的暴政使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各地人民早就对秦朝的统治不满,陈胜、吴广起义顺应了民心,所以能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

2.提问:如果陈胜没有发动起义,他的命运会怎样?

-让学生思考2分钟后回答。

-参考答案:如果陈胜没有发动起义,他很可能继续过着被人雇佣耕地的贫苦生活,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的远大志向也无法实现。

(八)总结全文(5分钟)

1.与学生一起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陈胜的人物形象。

2.强调文章中重点字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运用所学方法。

(九)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1段。

2.以“我心目中的陈胜”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评价陈胜这一人物形象。

七、结语

这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陈涉世家》,领略了陈胜吴广起义的波澜壮阔。陈胜那非凡的志向、果敢的行动令人钦佩!希望大

文档评论(0)

书海亦覆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书海亦覆舟书海亦覆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