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呆病.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疏肝解郁、熄风定志法治愈呆病

病案:冯某,女,43岁。

初诊:1983年6月30日。

主诉及病史:因夫丧逐渐发生精神异常,意识反应迟钝,两腿活动无力,走路困难。开始生活尚能自理。近2年来,上述症状加重,意识有时模糊,缺乏思维能力,经常失眠,精神呆板,行为拙笨,语声低微不清,走路需人搀扶,否则常易摔倒,头部已有数处摔伤,上肢活动尚可,近2个月下肢有轻度浮肿。

诊查:伸舌颤动,仅能伸出舌尖,舌质润,苔薄白,脉弦缓无力,两手平伸振颤,纳呆,大便秘结。

辨证:肝气郁结,肝风内动。

治法:疏肝解郁,熄风定志。

处方:合欢花10g夜交藤15g潼蒺藜10g青竹茹10g竹叶10g莲子心5g生龙齿15g益智仁10g紫贝齿15g云茯神10g7剂

二诊:7月7日。服上药7剂,精神明显好转,有喜笑表情,答话较前稍迅速,且多准确,能安静睡眠,行走稍见利落;惟伸舌尚迟钝,舌及两手平伸振颤均减轻。仍继前法治之。

处方:合欢花12g夜交藤20g潼蒺藜12g青竹茹10g竹叶10g莲子心5g生龙齿15g益智仁10g紫贝齿20g云茯神10g菖蒲6g陈皮10g6剂

三诊:7月14日。精神、饮食、睡眠尚好,手颤益轻,下肢浮肿已消,活动较前灵活。照上方去竹叶,仍服6剂。

四诊:7月21日。一般情况仍好,现已有说有笑,且语言较流利,原卧床不能翻身,现已能翻身活动。原方不变,再继服药6剂。

五诊:7月28日。对答自如,舌尖伸出较长,两手平伸已不颤动,惟下肢活动尚感乏力。

处方:桑寄生25g怀牛膝10g合欢花10g夜交藤15g潼蒺藜10g莲子心5g益智仁10g紫贝齿15g茯神10g6剂

六诊:8月4日。今天患者独自一人来诊。精神好,走路自如,已不感乏力,语言流利,伸舌自如,并已能做些家务活,偶尔失眠,兹处下方善后以巩固疗效。

处方:桑寄生25g牛膝10g合欢花10g夜交藤20g潼蒺藜10g竹叶10g莲子心5g益智仁10g紫贝齿15g茯神10g酸枣仁10g

按语肝气郁结,克伐脾胃,以致痰湿内生,蒙蔽心窍;气郁日久,损及肝肾阴血,以致虚风内动,病因病机予以明辨,针对其起病因于郁,以疏肝解郁为主,兼以熄风化痰、安神定志,获得较好的效果。(阎国章整理)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6-7,何世英医案。

何世英,1912年生。天津市人。主任中医师。1936年毕业于华北国医学院,为施今墨先生高足,行医50余年。曾任天津市中医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副会长,天津经济开发区国际医学培训中心主任,天津市科协常务委员,天津市医药局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卫生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中医》杂志主编,天津市中医医院总顾问等职。

学术上一贯主张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长期临床中,先为大方脉,继则专事儿科30年,晚年专攻脑病。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脑内科疾患有丰富的经验。除发表过大量论文外,主要著作有:《儿科疾病》、《何世英儿科医案》、《医论选读》、《历代儿科医案集成》、《重订幼科类萃》等。

在从事儿科医疗实践期间,曾创制“清降丸”、“肺闭宁”、“磨积片”、“疏表散”、“咳而安”等新剂型成药,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疗效显著,国内很多医疗单位照方配制,推广应用。后来首创中医脑病科后,全国不少地区相继建立中医脑内科、神志科、神经科、精神病科等,使中医脑病学逐渐成为中医的一门新兴独立学科。

文档评论(0)

186****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