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精品课堂专辑(部编版)(原卷版+解析).docxVIP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精品课堂专辑(部编版)(原卷版+解析).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一、选择题

1.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但孙中山为进步奠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

A.武昌起义 B.袁世凯独裁统治 C.尊孔复古的逆流 D.北洋军阀混战

2.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A.秋瑾 B.章炳麟 C.陈天华 D.孙中山

3.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千古”,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A.篡夺革命果实 B.镇压二次革命 C.公然复辟称帝 D.出卖了维新派

下面示意图反映出民国初年

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B.专制独裁从未改变 C.军阀割据贯穿始终 D.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5.他悍然恢复帝制,企图建立万世一系的“洪宪”王朝……全国人民终于识破了他的真面目:原来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共和国的“英雄”,是一个背信弃义、食言自肥的封建暴君,是一个寡廉鲜耻的卖国贼。这里的“他”是()

段祺瑞 B.冯国璋 C.张作霖 D.袁世凯

6.胡晓风、金成林在《莫将龙种变跳蚤——重读马克思》中评价到:“播共和之龙种,收专制复古之跳蚤。这是革命范式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写照。”这一评论所反映的历史进程是

A.从金田起义到天京事变 B.从公车上书到戊戌政变

C.从武昌起义到北洋军阀统治确立 D.从国民党“一大”召开到“四一二”政变

7.经学家周予同在《僵尸的出祟》一文中,谈到民国四年政事堂在教育纲要中增加读儒家经典的事,指出它是为恢复旧礼教造势,民国民主政治随后出现巨大倒退。“民国民主政治”的“巨大倒退”是指()

A.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废除共和实行帝制

C.袁世凯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D.北洋军阀开始了割据混战

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前六七年间,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是()

A.改良主义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 B.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 D.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

9.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历史事件是()

A.镇压“二次革命”

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C.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

10.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其真实目的是()

A.排斥其他列强,以独霸中国 B.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C.欺骗中国国民及世界舆论 D.维护北洋军阀政府的权益

二、非选择题

11.学习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后,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找寻伟人足迹】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进者,根据图1、图2请你制作表格列举孙中山的相关事迹。

【解读史料中的历史】

材料一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2)依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认为中国民主共和政体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它表明近代中国探索民主道路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史感悟】

材料二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从这段材料中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3.11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一、选择题

1.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但孙中山为进步奠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之上继其遗业。材料中的“痛苦与失序”不包括()

A.武昌起义 B.袁世凯独裁统治 C.尊孔复古的逆流 D.北洋军阀混战

【答案】A

【解析】A.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其主要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不属于“痛苦与失序”,故A符合题意。

2.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稳如老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一线教育领域十五年。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6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