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栓塞应急预案.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空气栓塞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规范空气栓塞的应急处置流程,明确医护人员职责,最大限度降低空气栓塞对患者的危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升医疗团队应急响应能力。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在临床操作中(如中心静脉穿刺、输液、输血、透析等)发生空气栓塞时的应急处理,也适用于家庭医疗、院前急救等场景下的紧急处置指导。

1.3风险识别

1.3.1高发场景

中心静脉导管操作(如置管、冲管、换管时空气未排尽);

静脉输液/输血时,输液器/血袋内空气未排净、输液完毕未及时拔针或更换;

高压输液泵故障导致空气进入血管;

手术中(如胸腔手术、心血管手术)气体进入血液循环;

创伤(如胸部开放性损伤)导致空气经血管破损处进入。

1.3.2高危人群

接受中心静脉治疗的患者(如肿瘤化疗、重症监护患者);

婴幼儿(血管细、血容量少,少量空气即可引发严重反应);

心功能不全、循环系统脆弱的患者。

二、应急处置流程(核心步骤)

2.1立即停止空气输入(0-1分钟)

操作要点:

若为输液/输血引发,立即关闭输液器开关或夹闭输液管路,拔除输液针(若空气未完全进入,避免继续推注);

若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立即夹闭导管近端,防止更多空气进入;

若为手术中发生,通知术者暂停操作,覆盖创面避免空气持续进入。

关键要求:动作迅速,优先阻断空气来源,避免延误导致空气量增加(成人一次性进入>100ml空气可引发急性心衰、呼吸骤停)。

2.2体位调整(1-2分钟)

标准体位:立即协助患者取左侧头低足高位(Trendelenburg体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吸。

原理:左侧卧位可使空气聚集在右心房下部,避免空气进入肺动脉堵塞血管;头低足高位利于空气随血液缓慢进入右心室,通过心脏搏动逐渐打散空气(形成微小气泡),减少对循环系统的冲击。

特殊情况:若患者伴有严重呼吸窘迫、意识丧失,可先取平卧位,待生命体征稍稳定后调整为左侧头低足高位(避免体位变动加重休克)。

2.3生命体征监测与支持(持续进行)

2.3.1基础监测

立即连接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呼吸频率及心电图变化;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面色、皮肤温度(如出现意识模糊、面色苍白/发绀、四肢湿冷,提示休克);

记录空气进入量、时间、患者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烦躁、濒死感等),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3.2呼吸支持

若SpO?<90%或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8-10L/min,鼻导管或面罩),严重时采用面罩加压吸氧或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改善组织缺氧;

若出现呼吸骤停,立即启动心肺复苏(CPR),遵循“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循环,直至呼吸恢复。

2.3.3循环支持

若患者血压下降(收缩压<90mmHg),立即建立另一条静脉通路,快速输注生理盐水或平衡液(如林格液),补充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

若出现心律失常(如室上速、房颤),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胺碘酮);

若发生心脏骤停,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每3-5分钟重复1次),配合电除颤(若为室颤/无脉性室速)。

2.4药物治疗(遵医嘱执行)

症状

推荐药物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急性心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

呋塞米

20-40mg静脉推注

监测尿量,避免电解质紊乱

血管痉挛、血压持续下降

多巴胺

5-10μg/(kg?min)静脉泵入

根据血压调整剂量,防止药物外渗

焦虑、烦躁(加重氧耗)

地西泮

5-10mg静脉推注

避免过量导致呼吸抑制

2.5后续处理(病情稳定后)

进一步检查:完善胸部X线、心脏超声(明确空气位置及量)、动脉血气分析(评估缺氧及酸碱平衡状态);

导管处理:若为中心静脉导管引发,待病情稳定后,由专业人员评估是否保留导管(若导管内仍有空气,需在超声引导下抽气后再决定);

病情观察:转入重症监护室(ICU)观察24-48小时,监测是否出现迟发性并发症(如肺栓塞、感染);

记录与上报: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医院质控部门,分析事件原因(如操作不规范、设备故障),制定改进措施(如加强操作培训、定期维护设备)。

三、人员职责分工

3.1第一响应者(发现者,如护士、医生)

立即执行“停止空气输入→体位调整”步骤,同时呼叫支援(按紧急呼叫铃,喊“XX床空气栓塞,需要支援”);

初步评估患者意识、呼吸、循环状态,协助连接监护仪,建立静脉通路。

3.2急救团队(医护配合)

医生(主管医生或急救医生):

制定急救方案,下达吸氧、用药、检查等医嘱;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转入ICU;

与家属沟通,告知病情、治疗措施及预后。

护士:

文档评论(0)

智慧的由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文件及课件编写十几年,对培训管理和PPT课件有丰富的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