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货币制度的历史传承.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元货币制度的历史传承

站在杭州南宋御街的青石板上,脚下的每一块砖都沉淀着八百年前的烟火气。老字号药铺的幌子在风里摇晃,茶肆里飘出的茶香混着算盘珠子的脆响——这些鲜活的市井记忆,都与宋元时期的货币制度紧密相连。从北宋成都街头第一张”交子”的诞生,到元朝”中统钞”跨越欧亚的流通,宋元三百年间,中国货币制度完成了从金属货币主导到纸币体系成型的关键转型。这段传承不仅是经济史的重要篇章,更是一幅描绘民生百态、商业兴衰的立体画卷。

一、北宋:铜钱为本与交子初兴——传统与突破的碰撞

1.1铜钱体系的成熟与困境

北宋的货币根基是延续千年的铜钱制度。太祖赵匡胤建隆三年(962年),朝廷在扬州设立铸钱监,正式开启统一铸币的进程。此后”宋元通宝”“太平通宝”等年号钱陆续出炉,每贯770文的”省陌”制度(即名义上一贯钱实际只支付770文)逐渐成为默认规则。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全国年铸铜钱量达506万贯,相当于唐朝鼎盛时期的20倍,这背后是冶铁技术进步(灌钢法普及)和铜矿开采(信州铅山场等大矿投产)的支撑。

但铜钱体系的繁荣下暗藏隐忧。首先是”钱荒”问题:随着商品经济发展,铜钱需求激增,而民间熔钱铸器(铜器利润高于铜钱)、富户窖藏(《续资治通鉴长编》载”豪右藏镪,不肯出”)、辽夏金等周边政权大量吸收宋钱(考古发现辽墓出土宋钱占比超80%),导致流通领域铜钱短缺。其次是铁钱的区域性困局:为防止铜钱流入蜀地后被走私出境,北宋在四川地区推行铁钱。但铁钱价值低、重量大,《宋史·食货志》记载”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买一匹绢需要肩挑200斤铁钱,商人们”行旅持券,赖以为用”的需求日益迫切。

1.2交子:世界最早纸币的诞生与官营化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宋真宗年间(998-1022年),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了”交子”。这些用楮树皮纸印刷的票据,票面有图案、密码、花押,“同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宋朝事实》)。商人们将铁钱存入交子铺,换取交子用于交易,使用后可随时兑换回铁钱,相当于现代”存款凭证”。这种民间自发的金融创新,本质上是对金属货币流通效率的革命——据估算,携带100贯交子仅需几斤纸,而同等价值的铁钱需要2000多斤。

但民间交子很快暴露出信用风险。《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有些交子铺”广置邸店、屋宇、园田、宝货”,挪用存款导致无法兑付,引发”争讼数起”。于是在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朝廷设立”益州交子务”,将交子收归官营。官交子规定:每界(期)发行1256340贯,备本钱36万贯(铁钱)作为兑换准备金;三年一界,旧界交子兑换新界时每贯收取30文纸墨费;禁止私造,违者”许人告,赏小铁钱五百贯”。这种”分界发行、备本兑换”的模式,比欧洲最早的纸币(1661年瑞典银行券)早了600多年。

二、南宋:会子推广与多元探索——战乱中的制度韧性

2.1会子的崛起与铜钱体系的收缩

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经济重心彻底转移到江南。此时的货币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北方铜矿沦陷,铜钱铸造量锐减(南宋年均铸钱仅15万贯,不足北宋的3%);另一方面,海外贸易繁荣(泉州港年吞吐量超200万贯)、国内商业活跃(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对货币的需求有增无减。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于民间的”便钱会子”(类似汇票)被官方收编,绍兴三十年(1160年),户部正式发行”行在会子”(因朝廷设在临安,故称”行在”),标志着纸币从区域性(交子)走向全国性(会子)。

会子的发行制度比交子更完善:初期以铜钱为本位,“见钱会子”每贯兑铜钱770文;设立”会子务”负责印刷(采用铜版印刷,图案有龙纹、敕令文)、发行和兑换;分界更灵活,最初三年一界,后因流通需求改为”界满更造新钞,以旧换新”。孝宗乾道年间(1165-1173年),朝廷甚至用库存白银、度牒(出家凭证)等回收贬值会子,维持信用——“以金银收兑会子,而出卖官告、度牒及诸州助教帖,亦以会子收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2.2多元货币的共生与挑战

南宋的货币体系并非单一纸币,而是形成了”铜钱-铁钱-纸币(会子、川引、湖会等)-白银”的多元格局。在两淮地区,为防止铜钱流入金朝,朝廷发行”两淮交子”(以铁钱为本位);四川地区继续使用”川引”(交子演变而来),发行量从最初的125万贯增至南宋后期的4.5亿贯;湖北地区则有”湖会”(湖广会子)。这种区域性纸币的存在,既是对不同经济区需求的适应,也反映了朝廷对货币控制的力不从心。

更值得注意的是白银的崛起。南宋的白银使用从官方赏赐(如犒军)逐渐渗透到民间交易。《梦粱录》记载临安”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前列金银器皿及现钱”,说明白银已作为重要支付手段。1953年杭州出土的南宋银铤,铭文有”出

文档评论(0)

甜甜微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好好学习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5年09月06日上传了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