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选修一 2021高二历史练习(含解析) 第四单元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W.docVIP

(人教新课标)选修一 2021高二历史练习(含解析) 第四单元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W.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基础达标(36分)

1.右图为宋太祖赵匡胤的画像。他对土

地兼并实行的措施是 ()。

A.抑制B.禁止

C.放任D.鼓舞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再认再现基础学问的力量。宋太祖

为加强中心集权,对功臣宿将兼并土地实行放任态度。

答案C

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不包括 ()。

A.财政困难 B.经济进展衰退

C.边患严峻 D.阶级冲突尖锐

解析本题考查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全面分析力量。由于土地兼并、“冗

官”、“冗兵”、“冗费”等现象,造成了严峻的财政危机,加上北方民族侵

扰,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不断起来斗争,但是经济上较之宋初有了较大进展。

答案B

3.北宋时期,消灭“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局面的根本缘由是 ()。

A.官僚占有大量土地

B.北宋王朝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C.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D.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的存在

解析题目中的A、C两项是“富者有弥望之田”的具体表现,并非缘由;北

宋王朝纵容地主兼并农夫的土地是造成土地兼并严峻的重要缘由,但关键是封

建地主土地全部制的存在,这是造成北宋中期阶级冲突尖锐的根源所在。

答案D

4.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以集中军权为首,这是由于()。

A.巩固统治,恢复封建统治秩序

B.先易后难,经济问题处理起来比较简单

C.赵匡胤是后周统兵大将

D.北方游牧民族威逼中原

解析北宋建立以后,面临的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

为巩固统治,恢复封建统治秩序,统治者必需首先集中军权。

答案A

5.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是 ()。

A.辽夏经常攻宋

B.宋太祖加强中心集权的措施

C.土地兼并严峻

D.财政入不敷出

答案B

6.某同学在学习11世纪初期的北宋史时画了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我们”是指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解析11世纪初,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接受了屈辱条件。

答案A

7.《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缘由是 ()。

A.北宋冗官,吏治腐败

B.北宋统治者实行加强中心集权措施

C.混战不休,农夫破产

D.佛教寺院强占民田

解析题干中的引文反映的是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峻的社会现实,造成这种现

象的缘由是北宋统治者为巩固中心集权,对功臣宿将兼并土地实行放任态度。

答案B

8.北宋时,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了改革主见,其中心措施是 ()。

A.进展经济 B.削减徭役 C.整顿吏治 D.增加军事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同学再认再现基本史实的力量。庆历新政的中心措施就是

整顿吏治。故选C项。

答案C

9.庆历新政失败在肯定程度上说明 ()。

A.北宋统治阶级内部冲突格外尖锐

B.北宋王朝格外腐朽

C.变法内容不尽合理

D.变法没有顺应历史潮流

解析失败的缘由主要是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他们和范仲淹一样,同

属于封建统治阶级。

答案A

eq\a\vs4\al(力量提升)eq\a\vs4\al((14分))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

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

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治;盗贼者,腹心之疾深可忧。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行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所述,你认为它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

缘由何在?(6分)

(2)结合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

了当时的社会实际?(4分)

(3)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统治者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4分)

解析本题选取的三则材料,反映的都是北宋中期消灭的社会问题。(1)、(2)

两问的回答要紧密结合材料;第(3)问的回答要留意提示语“结合所学学问”。

答案(1)北宋中期财政危机格外严峻。缘由:一是政府不断扩充军队,增设

官吏,使军费和官俸开支越来越大;二是北宋给辽和西夏大量银两和布帛。

(2)材料三范仲淹之言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官僚机构臃肿,百姓

贫苦,辽和西夏的威逼,农夫起义不断发生。

(3)北宋中期发生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2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