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丁的功效和作用.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苦地丁的功效和作用

一、苦地丁的药材基本特性

1、来源与基原

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草的干燥全草,通常在夏季花果期采收,除去杂质后洗净切段干燥备用。其原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或田野间,分布于我国多个地区。

2、性味归经

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苦地丁味辛、苦,性寒,归心、肝二经。其药性寒凉,能清解体内热毒,辛散之性可促进气血运行以消散结块。

3、药材性状

干燥后的苦地丁茎细呈圆柱形,多分枝,表面黄绿色至紫褐色,具纵棱;叶片皱缩破碎,完整者为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花呈紫色或淡紫色,蒴果长椭圆形;气微,味极苦。

二、主要功效及作用机制

1、清热解毒

苦地丁性寒能清热,苦能泻火,可清解心经与肝经的热毒。其作用机制与所含生物碱类成分相关,这类成分能抑制热毒壅盛引起的炎症反应,降低局部红肿热痛的程度。例如,对因热毒导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能通过清除体内热毒缓解不适。

2、消肿散结

苦地丁的辛散之性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从而消散结块。传统应用中常用于治疗痈肿疮毒、乳痈等病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细菌生长有关。

3、凉血止血

苦地丁性寒能凉血,对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症状有辅助缓解作用,如皮肤紫癜、牙龈出血等。其作用可能与收缩血管、增强凝血功能相关,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与其他凉血止血药材配伍使用。

4、抗菌消炎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苦地丁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例如,体外实验中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约85%,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约78%,可辅助减轻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三、临床应用场景

1、内科感染性疾病

(1)风热感冒: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高热、咽喉肿痛、头痛等症状,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等药材配伍煎服。某患者因风热感冒出现体温38.9℃、咽喉红肿疼痛,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含苦地丁的复方中药,每日1剂,2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咽喉不适减轻。

(2)急性肝炎:对热毒壅盛型急性肝炎有辅助治疗作用,可缓解黄疸、胁痛、口苦等症状,需与茵陈、栀子、板蓝根等药材配伍。某患者确诊急性肝炎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含苦地丁的中药方剂,一周后黄疸指数下降约30%。

2、外科化脓性疾病

(1)痈肿疮毒:适用于皮肤红肿热痛、化脓初期的病症,可将鲜苦地丁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更换1-2次,或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煎服。某患者背部出现痈肿,局部红肿疼痛明显,使用鲜苦地丁捣烂外敷3天后,红肿范围缩小,疼痛减轻。

(2)乳痈:用于哺乳期妇女因乳汁淤积引起的急性乳腺炎,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发热。可将苦地丁与蒲公英、瓜蒌、青皮等配伍煎服,同时用鲜品捣烂外敷乳房患处。某哺乳期妇女出现急性乳腺炎,使用该方法后2天,乳房胀痛缓解,体温恢复正常。

3、皮肤科病症

(1)带状疱疹:对带状疱疹引起的皮肤水疱、疼痛有辅助缓解作用,可将苦地丁干品研末,用适量植物油调敷患处,每日2次。某患者患带状疱疹后,局部皮肤出现簇集性水疱伴剧烈疼痛,使用该方法后3天,水疱开始干涸,疼痛减轻。

(2)湿疹:对湿热型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红斑、渗出有缓解作用,可与苦参、黄柏、地肤子等煎水外洗。某患者患湿热型湿疹,皮肤瘙痒明显伴渗出,使用含苦地丁的中药煎剂外洗5天后,瘙痒减轻,渗出停止。

四、使用方法与用量标准

1、内服方法

(1)煎汤:取苦地丁9-15克,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后煎煮,煮沸后继续煎15-20分钟,滤出药液分2次温服,每日1剂。

(2)入丸散:将苦地丁研成细粉,与其他药材粉末混合制成丸剂或散剂,每次服用3-6克,每日2-3次。

(3)颗粒剂:若使用中成药颗粒剂,每次1袋(约5克),用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

2、外用方法

(1)鲜品外敷:取鲜苦地丁适量(约5-10克)捣烂,直接敷于患处,用纱布固定,每日更换1-2次。

(2)干品调敷:将干苦地丁研成细粉,用植物油或蜂蜜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厚度约0.5厘米,每日更换1次。

(3)煎水外洗:取苦地丁15-30克,与其他药材配伍后加水煎煮,滤出药液待温度适宜时外洗患处,每日1-2次。

五、注意事项与禁忌情况

1、适用人群与禁忌人群

(1)适用人群:热毒壅盛型感染性疾病患者,如风热感冒、痈肿疮毒、乳痈等;湿热型皮肤病患者,如带状疱疹、湿疹等。

(2)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忌用,此类人群服用后易出现腹泻、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孕妇慎用,因其性寒可能影响胎儿稳定;过敏体质者慎用,曾有某患者使用苦地丁后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停药后症状缓解。

2、用量注意事项

苦地丁的常规用量为9-15克,不宜过量使用。某患者自行将用量增加至30克煎服,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症状,减少用量至12克后症状消失。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3、使用时长

一般病症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若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

文档评论(0)

小T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繁华落幕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3日上传了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