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VIP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25高一上·河北石家庄·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材料二:

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①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苏子居之,真得其所居者也。苏子隐几而昼瞑,为物触而寤,其适未厌也,若有失焉。以掌抵目,以足就履,曳于堂下。客有至而问者曰:“子世之散人耶,拘人耶?散人也而天机浅,拘人也而嗜欲深。苏子心若省而口未尝言。客曰:“嘻,是矣,子之欲为散人而未得者也。”苏子曰:“予之于此,自以为藩外矣。”

客举杖而指诸壁,曰:“此凹也,此凸也。方雪之杂下也,均矣。厉风过焉,则凹者留而凸者散。天岂私于凹而厌于凸哉?势使然也。势之所在,天且不能违,而况于人乎?子之居此,虽远人也,而圃有是堂,堂有是名,实碍人耳,不犹雪之在凹者乎?”

苏子曰:“予之所为,适然而已。余之此堂,追其远者近之,收其近者内之,求之眉睫之间,是有八荒之趣。”

(节选自苏轼《雪堂记》)

【注】①大雪:节气名。《雪堂记》作于苏轼被贬黄州后。

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苏子得废圃A于东坡B之胁C筑而垣D之E作堂焉F号G其正曰H雪堂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动词,攻克,与《师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的“下”词性相同。

B.是,代词,这,与材料二中“而圃有是堂”的“是”用法和意思相同。

C.更,副词,再、又,与《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的“更”意思不同。

D.远,远离,与《劝学》“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的“远”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人感叹生命短暂,渴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表达自己的失意情怀。

B.苏轼以“清风”“明月”代表自然界美好的事物,宽慰客的怅惘之情,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C.散人与拘人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苏轼借“客”的散人与拘人之问,流露出内心的彷徨之情。

D.两篇文章采用相同的主客问答形式,在写景、叙事、怀古中寄寓人生感慨,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厉风过焉,则凹者留而凸者散。

5.两则材料所表现的情感态度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

1.CEF??2.C??3.D

4.(1)况且我与您在江边捕鱼砍柴,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船,举着杯盏相互劝请。

(2)大风吹过雪面(这里),那么凹陷地方的雪留了下来而凸起处的雪就消散了。

5.①材料一苏轼借凭吊曹孟德的兴亡,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②材料二苏轼自认为脱离了樊笼的束缚,表现了他内心的自由之感。

【导语】

两则材料分别展现了苏轼在不同情境下的思想情感与哲思。《赤壁赋》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感慨,既有对生命无常的哀叹,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豁达与超脱。《雪堂记》则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自得与对世俗的疏离感。两篇文章均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既写景又寄寓人生哲理,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的乐观与超然。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苏子在黄州东坡的高冈处寻得一座荒废的菜地,修整并用墙围起它,建造了一处厅堂,给正屋取名叫雪堂。

“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中“苏子”是主语,“得废圃”?是动宾结构,“于东坡之胁”?是“得”的后置状语,结构完整,在C处断开;

“筑而垣之”?中“筑”?和“垣”?是两个动作,“之”?是宾语,动宾结构完整,在E处断开;

“作堂”是动宾结构,“焉”?是句末语气词,在F处断开。

故选CEF。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动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