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7课《荷叶母亲》教案.docx

七上第7课《荷叶母亲》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了解作者冰心,知晓《荷叶·母亲》的创作背景及文体特点。

2.梳理文章结构,品析等诗化语言,概括风雨中荷叶护莲的事件脉络,体会母亲保护子女的深层情感。(重点)

3.理解借物喻人手法,能准确指出诗中荷叶与母亲的对应关系,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重点、难点)

4.会感恩母爱的情感,培养珍视亲情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

二、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多媒体展示一组雨中荷叶与莲花的高清图片,荷叶在风雨中为莲花遮风挡雨,莲花在荷叶的庇护下娇艳欲滴。同时播放轻柔的雨声和舒缓的音乐,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引导观察图片,感受雨中荷叶与莲花的姿态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提问:“同学们,看到这雨中荷叶护莲的画面,你们能联想到什么?在生活中,有没有谁像这荷叶一样,为我们遮风挡雨,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荷叶?母亲》,去探寻作者在这荷叶与莲花之间寄托的深情。”

作家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宣扬“爱的哲学”。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很少的几位的女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冰心一直信奉爱的哲学

她曾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今天,让我们沿着她铺起的爱的长途,感受她内心对母亲至真至纯的感激和爱。

【整体感知】

字词积累

并蒂(dì)花瑞(ruì)姊妹(zǐ)菡萏(hàndàn)

徘徊(páihuái)攲斜(qī)梗(gěng)荫蔽(yīn)

并蒂:两朵花长在同一个花萼上。

花瑞?:指花带来好预兆。

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红莲含苞未放。

攲斜:倾斜,歪斜。攲,倾斜。也可指邪曲不正。

内容概览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作者回忆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引出下文对雨中莲花的描写。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细致描写雨中红莲在荷叶庇护下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作者由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爱,点明主题,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四)【文本探究】

【活动:插叙段落的作用】

1.阅读课文第二段,“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四蒂的,都是红莲。”有什么作用?

活动安排:默读时用“”标出的时间词(八年之久),用“○”圈出转折词(如“但”)。

用一句话概括段落内容(例:“写作者多年未见莲花,突然想起故乡红莲”),思考两个关键问题:

这段属于顺叙/插叙?依据是什么?

“四蒂红莲”的描写对后文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插叙,由眼前的莲花触景生情,引起对往事的回忆,两缸莲花是宁静生活中跃出的一朵浪花,新奇、引人注目。由眼前的莲花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为下文的对往事的回忆做铺垫。

2.课文第三段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祖父的话暗示了什么?

思考,为什么祖父会提到三姐妹?

参考答案:

插叙,为了表明“我”家对莲花有很深的感情,大家都很喜爱莲花,祖父的话暗示了莲花即“我们”姐妹,暗示“我”与莲花之间的关系,为后文写惦记雨中莲花埋下伏笔。

3.分析“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提示:“繁杂的雨声”和“浓阴的天”有什么作用?

雨声“繁杂”与心情“烦闷”有何关联?

这样的雨夜会让你想到什么?

参考答案:

“繁杂的”表明夜雨下得很大,为全文奠定了一种低郁的情感基调;“烦闷”是写“我”在雨天的心情,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为后面写“感动”蓄势。为后文红莲受风雨摧残的场景作铺垫。

4.“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舞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上下文,说说文章为什么要描写白莲凋谢的景象。

参考答案:

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莲的花瓣比作小船,生动形象地写出白莲花瓣被雨打落后的飘零之状。描写白莲凋谢的景象,与“亭亭”立着的红莲形成对比,突出了红莲的生机与活力。

【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5.红莲是本文描写的重点,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特意描写白莲?

参考答案:

对比,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而紅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