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ppt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兴起于十六国,鼎盛于隋唐。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他是佛教的天人和道教的羽人和中原的飞天长期交流、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

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一)发展概况基础梳理儒学道教佛教汉朝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汉武帝时确立正统地位东汉末兴起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吸收佛、道精神,有新发展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以儒为主根据教材第42页,填写表格“三教并行”,韩愈提出复兴儒学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有很大发展,禅宗影响最大(二)思想特点:思想活跃、多元共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三)儒学式微重点探究1、佛教、道教为什么会盛行?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相关史料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柏杨《中国人史纲》(1)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2)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

(三)儒学式微重点探究1、佛教、道教为什么会盛行?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相关史料南朝梁武帝四次出家,人称“菩萨皇帝”僧人从此吃素江南(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

(三)儒学式微重点探究1、佛教、道教为什么会盛行?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相关史料(1)魏晋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人们缺乏精神寄托。(2)佛教和道教注重解决人生现实问题,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汉唐儒学简单的思想体系,已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葛兆光《中国思想史》(3)儒学自身存在没有关注人生终极目标的缺陷(4)统治者借助佛教、道教巩固自身统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三)儒学式微重点探究2、相关史料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范缜《神灭论》(1)佛教兴盛,广修寺庙,耗费钱财;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之极。——《魏书·释老志》(3)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南北朝时期僧诗僧尼数量表2、佛教、道教的盛行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2)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严重威胁政府利益;

(三)儒学式微重点探究3、如何应对佛教盛行问题?相关史料“三武一宗之厄”: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范缜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儒学复兴运动韩愈

(四)儒学发展重点探究4、从三教鼎立到三教合一《虎溪三笑图》韩愈痛感于儒学的衰弱,著《原道》一文一方面竭力排佛,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学说中糅进了不少佛学的成果,其“道统说”即是受到佛教定祖立统的启发而提出的。除韩愈以外,李翱、柳宗元等人也在致力寻求调和儒、释二家的途径,逐一汲取佛教哲学的思辨成果来改造儒家学说。——ト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知识拓展魏晋玄学竹林七贤图1、背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2、内容: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儒家经典主张政治上“无为”、生活上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清谈”3、形成了寄情山林、纵酒清谈的社会风气

(一)文学基础梳理根据教材第43页,填写表格朝代代表魏晋南北朝唐朝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建安文学(曹操父子)、田园诗(陶渊明)、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边塞诗:王昌龄《出塞》、岑参《逢入京使》山水诗:王维《竹里馆》、孟浩然《春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杜牧《江南春》、李商隐《无题》

重点探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755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诉。《将进酒》节选李白(736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无题》?李商隐(晚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不同时期的唐诗风格为何差异如此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