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讲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复习讲义)(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VIP

第36讲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复习讲义)(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6讲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目录TOC\o1-3\h\u

01考情解码·命题预警 1

02体系构建·思维可视 3

03核心突破·靶向攻坚 4

考点一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4

知识点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4

知识点2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7

考向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0

考向2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1

考点二西方的文官制度 12

知识点1西方的文官制度 12

考向1西方的文官制度 14

04真题溯源·考向感知 16

考点要求

考查形式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河南卷4题: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考核

四川卷5题:科举制的发展

福建卷17题:

干部制度的发展、改革和完善

黑吉辽蒙卷7题:清政府选官制度改革

湖南卷7题: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广西卷3题: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贵州卷2题:官僚体制逐步发展

河北卷2题:考察为官能力

江西卷2题: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江苏卷18题: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重庆卷3题:文官之间易结朋党

湖南卷4题: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

湖北卷5题: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西方的文官制度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浙江卷6月18题: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考情分析:

1.从命题题型和内容上看

高考命题中,该部分内容以选择题为主,涉及材料解析题,题目难度中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

①选拔制度的演变脉络:从先秦的世官制(世卿世禄)、汉代的察举制与征辟制,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直至隋唐确立、宋元明清发展的科举制。重点考查各阶段制度的核心标准(如血缘、德才、门第、考试成绩)、运作方式及其历史影响。

②管理制度的核心体系:考核制度:历代考核官员政绩的制度,其标准、周期与目的。监察制度:从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武帝设刺史,到唐宋的御史台、明清的都察院与“科道官”体系。重点考查其机构设置演变、职能权限及本质目的。等级与待遇制度:官员的品阶(实职)、勋官(功绩)、爵位(世袭荣誉)的区分与作用。

③选拔与管理制度的互动关系:科举制如何与官僚考核、监察体系相结合,共同构成支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支柱。

2.从命题思路上看

①宏观视角与微观分析结合:宏观:梳理选官制度从重血缘到重才能、从地方评议到中央考试、日益制度化公平化的总体趋势。勾勒官员管理体系中考核与监察制度日益严密化、系统化,以强化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内在逻辑。微观:剖析具体制度的内涵与运作。

②比较思维:横向比较:中外官员选拔制度对比。纵向比较: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代监察机构的演变。

③现实关联:联系当前国家公务员考录制度、干部考核体系与纪检监察制度的改革实践,探寻其历史渊源。

探讨中国古代选官与管理制度中的精华与糟粕,为现代国家治理提供历史镜鉴。

④批判性思维:辩证评价各种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与时代局限性。分析制度变革背后的权力博弈与利益再分配。

复习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主要制度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核心特点与演变过程,构建清晰的发展脉络。

2、理解官员选拔管理制度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深刻影响。

3、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不同制度的本质、优劣及其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评价其历史地位,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认识中国古代在官员选拔与管理方面进行的漫长探索和制度创新,理解其作为中华政治文明重要遗产的价值。

考点一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知识点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时期

选官制度

途径

标准

变迁原因

评价

西周

春秋

世官制

血缘世袭

贵族血缘、职位高低

形成血缘贵族政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重血缘,轻才能

春秋

战国

举荐制、军功爵制、客卿制

举荐战功

才能

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

废除世袭贵族特权,一定程度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秦朝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学习律令

对律令的熟悉、守法

提升法律的社会地位;形成思想文化专制,造成严重倒退

汉朝

察举制、及功劳为官,征辟

考察推荐

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

原有选官制度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注重品学才能,为两汉政权选拔的大批人才。容易任人唯亲,滋生腐败,选官制度被世家大族操纵,后期难以选拨人才。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评定

初期:家世道德才能

西晋:主要看重家世

东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混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积极: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