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卷02(统编版)(参考答案).docxVIP

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卷02(统编版)(参考答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2025-2026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卷02

语文·参考答案

一、阅读(70分)

1.(3分)D2.(3分)C3.(3分)B

4.(4分)悲:它是悼亡诗,怀念亡妻。美:距离化促成痛感转为审美快感。亡妻逝去已十年,悲情经过回忆而发生转化。采用了合适的形式化(结合本词写出词中一种艺术特色,如虚实,白描,语言等等)使悲情变美。对读者而言,它是别人的悲。(每点2分)

5.(6分)①从悲剧故事本身了解生活苦难。②从作品的艺术形式欣赏作者技巧。③从悲剧内蕴体悟情感美、理性美。(每点2分)

6.(3分)C7.(3分)D

8.(4分)①以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便于表达“我”对洋槐的情感。②穿插第二人称“你”,利于将“我”的私人体验转化为读者可感知的共通体验,增强文本的感染力与互动性。③以第三人称“它”客观描摹洋槐的形态与状态,保留对洋槐客观特质的清晰呈现,让叙述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得以平衡。(1点1分,2点2分,3点4分)

9.(6分)梁实秋:①从“北平生活共性”切入,将洋槐纳入整体生活图景;②围绕其“客观实用属性”展开,弱化个体特质挖掘;③借洋槐“勾连故土记忆”,情感间接附着于生活。(每点1分)

朱自清:①从“私人专属联结”切入,确立洋槐的个性化定位;②按“生命动态轨迹”推进,细化四季变化与感官体验;③以“情感沉浸式共生”为核心,直接关联人与树的情绪。(每点1分)

10.(3分)ADF11.(3分)B12.(3分)D

13.(8分)(1)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第一个“明”,彰明;“明德”,美好的品德;“亲民”,亲近爱抚民众。每点1分,句意3分)

(2)空闲时和兄弟们一起看看,用来自我警戒,不要对他人说。(“暇”,空闲;“警”,警戒;“为”,介词,跟、同、向、对。每点1分,句意3分)

14.(3分)(1)同:两位诗人都告诫后人要提升道德修养,学习古人宽厚崇高的优秀品质。

(2)异:陆游希望后人淡泊明志,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陶渊明希望后人兄弟同心。(1点1分,2点满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如今世风正日渐败坏,令人担忧的不只是一件事,幸好我已年老将死了,即使不会马上死去,也绝不再出来做官,只是想到子孙后代,不能不像老太婆一样(啰嗦几句)。我家本是农民,若再务农,是为上策。闭门读书,不应科举考试,不去做官,是为中策。安心做一个小官,不羡慕荣贵显达,是为下策。除此三种情况,就没有别的方法了。你们这些人今天听到我这些话,内心肯定不以为然,以后再考虑吧。空闲时和兄弟们一起看看,用来自我警戒,不要对他人说。

年轻人中才气过人的最容易变坏。如果有这样的孩子,做父母兄长的应当以之为忧,不可以以之为喜。一定要经常加以检查约束,令其熟读经典和诸子百家之书。用宽容厚道谦恭谨慎(的道理)教育他们,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这样十几年后,(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情趣自然就养成了。不这样的话,那些令人忧虑的事情就绝不只是一方面了。我说的这些,是后人的良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对待,不要留下后悔。

材料二:告诉俨、俟、份、佚、佟诸子:

天地赋予人类以生命,有生必定有死。自古至今,即便是圣贤之人,谁又能逃脱死亡呢?子夏曾经说过:“死生之数自有命定,富贵与否在于天意。”孔子四友之辈的学生,亲身受到孔子的教诲。子夏之所以讲这样的话,岂不是因为人的穷困和显达不可非分地追求,长寿与短命永远不可能在命定之外求得的缘故吗?

我已经年过五十,年少时即受穷苦,常常因为家中贫乏,不得不在外四处奔波。我性格刚直,无逢迎取巧之能,与社会人事多不相合。自己为自己考虑,那样下去必然会留下祸患。于是我努力使自己辞去官场世俗事务,因而也使你们从小就过着贫穷饥寒的生活。自己穿着破棉袄,又何必为儿子不如别人而惭愧呢?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只遗憾没有求仲、羊仲那样的邻居,家中没有像老莱子妻那样的夫人,怀抱着这样的苦心,内心很是惭愧。

我少年时曾学习弹琴、读书,间或喜欢悠闲清静,打开书卷,心有所得,便高兴得连饭也忘记吃了。看到树木枝叶交错成荫,听见候鸟不同的鸣声,我也十分高兴。我常常说,五六月里,在北窗下面躺着,遇到凉风一阵阵吹过,便自认为是伏羲氏以前的古人了。我的思想单纯,见识稀少,认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时光逐渐逝去,逢迎取巧那一套我仍十分生疏。要想恢复过去的那种生活,希望又是多么渺茫!

自从患病以来,身体逐渐衰老,亲戚朋友们不嫌弃我,常常拿来药物给我医治,我担心自己的寿命将不会很长了。你们年纪幼小,家中贫穷,常常担负打柴挑水的劳作,什么时候才能免掉呢?这些事情总是牵挂着我的心,可是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你们兄弟几人

文档评论(0)

绝情狼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5年06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