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陈涉世家》《愚公移山》《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含答案译文.docxVIP

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陈涉世家》《愚公移山》《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含答案译文.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陈涉世家》《愚公移山》《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摸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二〕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三〕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猪)。”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2)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3)等死,死国可乎?????????

(4)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2.与“曾子之妻之市”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B.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4.请联系《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关于“信”的观点,结合阅读文段〔三〕的体会,简答曾子相关言行给予你的启示。

【答案】1.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你同样你回去2.C3.(1)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2)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4.要做到言必行,这样才能获到他人信任,要为以后着想。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曾: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

(2)句意为: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若:你。

(3)句意为:同样是死,为了国事而死,可以吗?等:同样。

(4)句意为: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女还:你回去,女:同“汝”,你。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曾子之妻之市”的“之”用法:动词,去,往。

A.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

B.助词,的;

C.动词,去,往;

D.代词,他;

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1)句中的“以(因为)、数(屡次)、使(派)”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第一个‘子’(你)、是(这)、第二个‘子’(儿子)”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4.本题考查谈启示。

《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关于“信”提出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观点,强调做人要讲求诚信。结合“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可知,曾子烹彘的故事,小而言之,是家庭教育的问题:父母对孩子说话要算数,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守信的榜样;大而言之,是处世为人要讲诚信的问题:父母对孩子答应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做到,要对孩子诚实相待。这个故事启示人们要有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不能随便许下诺言,更不可欺骗别人;教育孩子,不能只靠言传,更要重身教。

【点睛】参考译文:

〔一〕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家人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况且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二〕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一天,陈胜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因失意而长叹了好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