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唐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
引言
站在西安大明宫遗址的夯土台基上,风过处似有弦歌隐约。千余年前,这里曾是世界上最恢弘的音乐殿堂——唐代宫廷乐舞的声浪穿透宫墙,胡琴与编钟齐鸣,霓裳与剑器共舞。宫廷音乐不仅是娱乐的载体,更是帝国礼制的具象化表达、文化交融的重要场域,其背后的制度设计堪称中国古代音乐管理智慧的集大成者。本文将沿着历史的脉络,从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功能演变等维度,揭开唐代宫廷音乐制度的神秘面纱,感受那个开放包容时代的音乐心跳。
一、唐代宫廷音乐制度的历史渊源与社会基础
1.1前朝制度的传承与突破
唐代宫廷音乐制度并非无源之水。自西周确立”礼乐制度”以来,音乐便被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周礼》记载的”大司乐”掌管贵族子弟音乐教育,汉代乐府”采诗夜诵”收集民间歌谣,魏晋南北朝的清商署专理清商乐,这些都为唐代提供了制度模板。但真正的突破发生在隋代——隋文帝设”七部乐”、隋炀帝扩为”九部乐”,首次以官方名义系统整合胡汉音乐,这种”兼容并蓄”的理念被唐代全盘继承并光大。
1.2盛唐气象的制度土壤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百年间,唐代经济繁荣(天宝年间官仓储粮超千万石)、文化自信(长安城常住胡商超万人)、帝王雅好(唐玄宗自封”梨园弟子”),共同孕育了音乐制度的黄金时代。比如,唐太宗亲自参与《秦王破阵乐》的编创,将战阵之威化为雅乐;唐玄宗在兴庆宫设梨园,把音乐教育提升到”天子教坊”的高度。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动,让宫廷音乐从”礼的附庸”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艺术体系。
二、宫廷音乐管理机构的层级与职能
2.1太常寺:礼制音乐的核心枢纽
作为唐代最高礼乐机构,太常寺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奉常”,到唐代已形成”卿-少卿-丞-主簿”的四级管理体系。其下属的太乐署与鼓吹署,堪称宫廷音乐的”左右臂膀”:太乐署掌管雅乐、燕乐的教习与演奏,《旧唐书》载其”掌教乐人,调合钟律,以供邦国之祭祀飨燕”,最多时乐工达万人;鼓吹署则专司仪仗音乐,从皇帝出巡的”卤簿鼓吹”到官员丧葬的”挽歌”,均由其统筹。值得注意的是,太乐署的考核制度极为严格——乐工每十年考核一次,“得难曲五十以上任供奉者为业成”,这种”以考促学”的机制保证了演奏水平。
2.2教坊:宴乐文化的创新引擎
如果说太常寺是”守礼”的代表,教坊则是”创新”的先锋。武德年间(618-626),唐高祖在禁中设内教坊,至开元二年(714),唐玄宗将教坊扩展为左右教坊(分置延政坊、光宅坊)与仗内教坊,形成”三坊并立”格局。与太常寺的”官办”属性不同,教坊直属于宫廷,更注重娱乐性:左教坊善歌,右教坊善舞,仗内教坊则专习”软舞”“健舞”等流行节目。《教坊记》记载的278首曲名中,既有《绿腰》《凉州》等胡汉融合的新声,也有《乌夜啼》《踏金莲》等民间小调,这种”接地气”的选曲策略,让教坊成为唐代流行音乐的发源地。
2.3梨园:器乐演奏的精英基地
提及唐代宫廷音乐,“梨园”二字自带光环。据《新唐书·礼乐志》载,开元二年,唐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这个位于长安禁苑的”皇家音乐学院”,与教坊、太常寺形成差异化发展:太常寺重礼仪,教坊重歌舞,梨园则专攻器乐演奏与法曲(一种融合道曲、胡乐的精致音乐)。梨园的成员堪称”万里挑一”——从坐部伎(宫廷乐工最高等级)中选拔,连宫女中的”宜春北院人”(善歌者)也可入选。更特别的是,唐玄宗亲自担任”艺术总监”,《霓裳羽衣曲》的创作便有他的直接参与,这种”帝王+艺术家”的双重身份,让梨园成为唐代音乐艺术的巅峰舞台。
三、乐官与乐工的身份体系与生存状态
3.1乐官:从”贱职”到”清望”的身份跃迁
唐代乐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型官员,如太常卿(正三品)、太乐令(从七品下);另一类是技术型官员,如协律郎(正八品上)。值得注意的是,协律郎虽品阶不高,却是音乐事务的实际决策者——《唐六典》规定”协律郎掌和六律六吕,以辨四时之气,八风五音之节”,从雅乐的律吕调试到燕乐的曲式规范,均需其审核。更有趣的是,唐代乐官的社会地位较前代显著提升:汉代乐官被视为”执艺之臣”,唐代却出现”以文入乐”的趋势,如诗人元稹曾任太常寺少卿,文学家韩愈为其撰写《顺宗实录》时特别提到”太常乐工,多取良家子”,这种身份认同的转变,折射出音乐在唐代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3.2乐工:从”官奴婢”到”专业艺人”的命运转折
唐代乐工的来源多元:有因罪没入的”官户”(如《乐府杂录》载琵琶名手康昆仑出身西域康国,因罪入宫),有自愿应募的”良家子”(需通过”试艺”选拔),还有从民间招募的”和雇乐人”(按演出次数付酬)。他们的等级森严:坐部伎(坐于堂上演奏,技艺最高)、立部伎(立堂下演奏,次之)、雅乐部(最低),《旧唐书》载”立部伎又不可教者,乃习雅乐”。但与前代相比,唐代乐工的待遇大幅改善:官户乐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考真题政治题目及答案.docx VIP
- 大家的日语(第二版)(初级)2(第26-50课)习题解答.pdf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甘肃-甘肃电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5卷版).docx VIP
- 2018寒假托管招生广告.docx VIP
- GB55020-2021《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废止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 精品.pdf VIP
-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课件.ppt VIP
- DB37∕T 3489-2019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样技术规范.docx VIP
- 新解读《GB_T 4340.2-2012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docx VIP
- GB/T 12706.3-2020 额定电压1kV(Um1.2 kV)到35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pdf
- 《主体结构工程检测》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