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法制史课程系统复习资料
引言:法制史的学习意义与方法
法制史是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它通过梳理法律制度的起源、发展与演变,揭示法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学习法制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现行法律制度的历史渊源,更能培养历史思维与法治精神,提升对法律现象的洞察力。本复习资料旨在帮助同学们系统梳理法制史知识脉络,突出重点,解析难点,以期在复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建议同学们结合教材、史料与课堂笔记,采用纵横比较、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复习。
第一编:中国古代法制史
第一章:夏商西周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夏商法制概况
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与“刑起于兵”、“礼源于祭祀”密切相关。夏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法律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史籍记载有“禹刑”,但具体内容已不可考,主要体现为习惯法。商代法律在夏代基础上有所发展,“汤刑”是其代表性法律规范。商代法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神权法思想浓厚,“天罚”、“神判”是其司法活动的重要特征。刑罚手段也较为残酷,如炮烙、脯醢等。
第二节:西周的法律制度
西周是中国早期法制的鼎盛时期,“明德慎罚”思想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初步成熟。
1.法律思想:“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强调统治者应以德性配享天命,实施刑罚应审慎宽缓。这一思想为后世“德主刑辅”的法律原则奠定了基础。
2.法律形式:主要包括“礼”与“刑”。“礼”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行为规范总和,涉及国家制度、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其核心在于“亲亲”、“尊尊”。“刑”则主要指刑罚,用于惩治犯罪。“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礼与刑适用原则的集中体现,反映了西周法律的等级性。
3.主要罪名与刑罚:罪名如“不孝不友”、“犯上作乱”、“寇攘奸宄”等。刑罚体系仍以肉刑和死刑为主,继承了商代的五刑体系(墨、劓、剕、宫、大辟),但在适用上有所节制。
4.民事法律制度:
*所有权:土地王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各级贵族享有土地使用权,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置,如“田里不鬻”的原则在后期有所松动。
*契约:出现“质剂”(买卖契约)、“傅别”(借贷契约)等形式。
*婚姻家庭与继承: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遵循“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原则。婚姻成立需履行“六礼”程序。家庭关系中父权、夫权至上。继承制度早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逐渐过渡到“父死子继”,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5.司法制度:
*司法机关:周天子是最高司法者,中央设大司寇辅佐周天子行使司法权,下设小司寇、士师等。地方则由各级贵族主持司法。
*诉讼制度:“狱”与“讼”有别,“狱”指刑事案件,“讼”指民事案件。诉讼需缴纳“束矢”、“钧金”等诉讼费。审理案件注重“五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复习要点:理解“明德慎罚”思想的内涵及其影响;掌握礼与刑的关系;熟悉西周民事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婚姻继承制度;了解“五听”制度。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社会变革与法制转型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封建制逐步取代奴隶制。这一时期的法制变革主要表现为成文法的公布和法家思想的兴起。
第二节: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
1.郑国“铸刑书”与邓析“竹刑”: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其后,邓析私造“竹刑”。
2.晋国“铸刑鼎”: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荀寅将范宣子所定刑书铸于鼎上。
3.公布成文法的争论与意义:成文法的公布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如叔向、孔子)。其意义在于: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法律秘密状态,使法律走向公开;否定了旧的法律特权,为新兴地主阶级提供了法律保障;为后世成文法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战国时期的法制发展与《法经》
1.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主张“重刑轻罪”、“法布于众”、“君权至上”。李悝、商鞅、韩非等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2.《法经》的制定、内容与历史地位:
*制定: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各国变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法经》。
*内容:共六篇,《盗法》、《贼法》(惩治危害国家安全、人身及财产犯罪)、《网法》(亦称《囚法》,关于囚禁和审判罪犯)、《捕法》(关于追捕盗贼及其他罪犯)、《杂法》(规定“六禁”等)、《具法》(关于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相当于总则)。
*历史地位:《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其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法典所继承和发展,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复习要点:重点掌握成文法公布的背景、事件及其历史意义;深入理解《法经》的篇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nvoee英沃 VC610系列数控机床专用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图形化一级全真模拟题.docx VIP
- 政教处主任职责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docx VIP
- 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模拟卷7(一级).docx VIP
- 5.2 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实用教程一级U4过去将来时.docx VIP
- 广东省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团队.doc VIP
- 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试卷(一级).39.docx VIP
- WIN7操作系统练习题题库版.docx VIP
- 初中解一元二次方程计算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