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通风地下配电室通风优化方案.docVIP

防潮通风地下配电室通风优化方案.doc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ip专享

vip专享

PAGE#/NUMPAGES#

vip专享

防潮通风地下配电室通风优化方案

一、方案目标与定位

(一)核心目标

高效防潮控湿:配电室内湿度稳定控制在40%-60%(梅雨季≤65%),设备区湿度≤55%,地面墙面无返潮、无冷凝水,避免电气设备受潮短路,保障供电安全。

通风散热同步:空气循环周期≤1小时(设备运行高峰)、≤1.5小时(低负荷时段),设备区温度≤40℃(变压器区≤45℃),CO?浓度≤800ppm,快速排出设备散热与潮气,防止设备过热损坏。

安全适配运营:系统防护等级≥IP65,电气部件防爆等级≥ExdⅡBT4,适应地下潮湿、多尘环境;设备安装避开配电柜与应急通道,支持远程监控与自动启停,适配配电室24小时运营需求,兼顾防潮通风与电气安全。

(二)定位

本方案为中小型地下配电室(面积50-150㎡,含高压配电区、低压配电区、变压器区、操作区)通用方案,可根据设备容量(100-500kVA)、负荷特性、地域气候调整参数,通过防潮通风与散热协同设计,打造干燥稳定的运行环境,助力配电室合规运营(符合《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二、方案内容体系

(一)防潮通风散热系统设计模块

核心通风设备:

防潮散热一体机:选用吊顶式工业除湿通风机组(功率12-15W/㎡),除湿量≥1.5L/h(25℃/60%RH),内置初效+中效过滤,PM2.5过滤精度≥95%,支持温度联动(温度>35℃自动提升风量)。

分区辅助设备:变压器区加装工业排风扇(功率≤8kW,防护等级IP65),与温度传感器联动;高压配电区安装微型除湿机(功率≤60W),单独控制湿度≤55%,配合硅胶干燥剂(每月更换1次)。

气流与防潮设计:

气流组织:按“下进上出”布局风口,设备区风速≤0.5m/s(避免气流直吹设备接线端子),变压器区设专用散热风道,风口距配电柜≥1m;

基础防潮:地面铺设防水绝缘地胶(厚度≥3mm),墙面涂刷防潮涂料(防潮等级≥Ⅰ级);配电柜底部加装15cm高防潮底座,避免直接接触地面。

(二)场景适配与设备保护模块

场景化调节:

设备高峰(8:00-22:00):启动“强风散热模式”,机组满负荷运行,每30分钟监测1次温湿度,温度>40℃时联动排风扇增强散热;

低负荷时段(22:00-次日8:00):切换“节能防潮模式”,机组降频(60%负荷),维持基础除湿,降低能耗;

梅雨季:开启“全天候防潮模式”,24小时运行除湿设备,每1小时通风1次,配合除湿剂增强效果。

设备保护措施:

绝缘防护:配电柜内放置防潮吸湿盒,定期检查绝缘电阻(每月1次),防止绝缘性能下降;

监测防护:每20㎡布设1组温湿度传感器,变压器区增设温度探测器(测温范围-20-120℃),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环境。

(三)安全防护与智能管控模块

安全防护设计:

设备安全:通风设备电气部件防爆防静电,接线盒密封处理;风道设防火阀(温度>70℃自动关闭),配合气体灭火系统;

人员安全:配电室入口设绝缘垫与警示标识;操作区通风设备安装高度≥2.5m,避免人员操作时碰撞。

智能管控系统:

实时监测:温湿度、设备温度数据传至中控平台,湿度>60%或温度>40℃时自动启动调节;

远程管理:支持手机APP远程查看参数、启停设备,自动生成运行报表(每日1份);设备故障时推送预警,禁止非专业人员进入处理。

三、实施方式与方法

(一)分阶段实施

勘察设计阶段(1个月):

现状调研:测量配电室尺寸、设备布局,检测现有温湿度、湿度,评估缺陷(如返潮、设备过热),明确各区域防潮散热目标;

方案设计:确定设备选型、安装点位(避开设备区),绘制图纸,核算预算,与管理方确认方案,符合电气安全规范。

施工安装阶段(1.5个月):

采购施工:由具备电气施工资质团队施工,优先在停电检修时段作业;先完成地面墙面防潮处理,再安装通风设备,管线采用阻燃穿线管,远离高压线缆。

系统调试:测试除湿效果(模拟60%RH环境,2小时内降至55%以下)、散热性能(设备运行时温度≤40℃),联动传感器验证应急响应;试运行1周,优化温湿度阈值。

优化验收阶段(0.5个月):

效果优化:针对局部温湿度超标区域,增设辅助设备;简化操作流程,确保运维人员掌握应急操作;

验收交付:组织管理方、第三方检测机构(电气、环保领域)验收,检测温湿度控制精度、设备安全性能;对运维人员开展培训,交付运维手册与应急预案。

四、资源保障与风险控制

(一)资源保障

资金保障:预算构成(设备采购60%、安装调试25%、防潮材料10%、应急储备5%),通过电力专项资金落实,分三阶段支付(采购付40%、验收付50

文档评论(0)

xiang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