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曹刿论战》对比阅读汇编.docxVIP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曹刿论战》对比阅读汇编.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曹刿论战》对比阅读汇编

(2024·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郧①人军于蒲骚②,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③患之,曰:“盍④请济师于王?”斗廉⑤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⑥,君之所闻也。成军⑦以出,又何济焉?”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遂败郧师于蒲骚。

(摘选自《左传·桓公十一年》)

【注释】①郧(yún):古国名。②蒲骚;郧国地名。③莫敖:楚国官职名,掌管军旅之事。④盍:何不。⑤斗廉:楚国大夫。⑥商、周之不敌:商不敌周。据史书记载,商纣王军事实力远超周武王,结果却被周武王所灭。⑦成军:整顿军队。

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中的“间”是“参与”的意思,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间”意思不同。

B.“必以信”中的“信”是“实情”的意思,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中的“信”意思不同。

C.“军”有“军队”“军队驻扎”“攻击”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郧人军于蒲骚”中的“军”是“攻击”的意思。

D.“闻”有“听到”“闻名”“名声”“传播”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君之所闻也”中的“闻”是“听到”的意思。

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作战时,智者能抓住机会,巧者能果断决策。你认为曹刿是“智者”和“巧者”吗?请结合甲文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内容简述理由。

4.曹刿认为“可以一战”,斗廉认为不必请求增援,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分别是什么?这些依据中蕴含的共同道理是什么?

(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光武大悦,常与定计议。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

建武元年禹自箕关将入河东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王匡等合军十余万,复共击禹,禹军不利。会日暮,战罢,诸将见兵势已摧,皆劝禹夜去,禹不听。明旦,匡悉军出攻禹。禹令军中无得妄动,既至营下,因传发诸将鼓而并进,大破之。

(节选自《后汉书·邓寇列传》)

【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5.下列对材料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建武元年/禹自箕关将/入河东/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

B.建武元年/禹自箕关将/入河东/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

C.建武元年/禹自箕关将入河东/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

D.建武元年/禹自箕关将入河东/河东都尉守关不开/禹攻十日/破之/

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而见光武知非常人”与乙文中“登轼而望之”的“而”用法不同。

B.“禹得效其尺寸”与“恐托付不效”(《出师表》)两句中的“效”含义不同。

C.“会日暮”与“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两句中的“会”含义相同。

D.甲文中“因传发诸将鼓而并进”与乙文中“一鼓作气”的“鼓”用法相同。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禹和曹刿都具有卓越的军事智谋与指挥才能,善于选择有利的作战时机,取得战争的胜利。

B.甲文中邓禹深得光武帝信任,君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