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zxls)-教师用卷1.docxVIP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zxls)-教师用卷1.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三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

1.考古人员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距今约4800年前的文化遗址,遗址内功能分区明显,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墓葬区、祭祀区等,具备配套的水利系统,功能较为完备。这一遗址可能是()

A.石家河城遗址B.二里头遗址C.良渚古城遗址D.牛河梁遗址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石家河城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地处江汉平原北部与大洪山南麓结合处的山前地带,是长江中游地区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附属聚落最多的史前城址聚落,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中心,且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6000年至4000年,与题目中描述的时间段相符,故选A项;二里头遗址位于黄河流域,空间位置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良渚遗址位于长江下游,空间位置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牛河梁遗址位于辽河流域,空间位置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2.《左传》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姓一般加女性称谓中,氏则加男性称谓中。这表明西周时期()

A.姓为平民所用B.氏是贵族专享

C.血缘亲疏决定男尊女卑D.社会贫富分化继续发展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并结合所学可知,“氏”与分配的土地有关的,这通常是贵族或统治阶层的特权,故选B项;从材料中以看出,“姓”是由天子赐予的,这通常与贵族或重要人物有关,而不是平民,排除A项;材料虽然提到了“姓”与女性和“氏”与男性的关联,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血缘亲疏决定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明确提及社会的贫富分化或其发展趋势,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宋书》载:“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与此同时,南方同姓之间甚至出现了“危亡不相知,饥寒不相恤”的现象。《日知录》也提到,东晋以后“北人重同姓,多通谱系,南人则有比邻而各自为族者”。南北方这一差异主要是基于()

A.门阀制度的影响B.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

C.主流思想的异变D.民族关系的复杂程度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北土重同姓……出现了‘危亡不相知,饥寒不相恤’的现象”“北人重同姓,多通谱系,南人则有比邻而各自为族者”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重视同姓,宗族关系显得更加密切,南方则有比邻而各自为族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危亡不相知,饥寒不相恤”的现象,这是因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比较多,民族关系比较复杂,使汉族门阀士族更加注重相互间的联系,故选D项;虽然门阀制度在南北方都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北方的民族关系的复杂程度,其影响力较小,并且门阀制度并不是决定南北同姓重视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纵观中国古代史,一般情况下宗族血缘关系越弱,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但材料“北土重同姓”“北人重同姓,多通谱系”强调北方重视血缘,虽然此时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但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儒学受到佛道冲击,但主流思想依然是儒学,并没有发生异变,排除C项。

4.《东京梦华录》追溯了作者过往的生活境况:“……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惆怅!”材料中的“京”和“当年”应该是()

A.洛阳东汉B.南京东晋C.开封北宋D.杭州南宋

【答案】C

【解析】《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追述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材料的意思是宋钦宗靖康元年的第二年,我离开汴京来到了南方,因躲避战乱而住在江左,情绪郁闷而低落,年岁又逐渐进入老年晚景。暗想当年在汴京城里的生活,每逢佳节时的人物风流倜傥,人情和顺畅美,都已化成惆怅和隐恨,所以“京”是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当年”是北宋,故选C项;东汉是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东京梦华录》追述了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不是东晋,排除B项;《东京梦华录》成书于南宋时期,是追述北宋,排除D项。

5.乾隆年间《勒石永禁虎丘染坊碑记》载:虎门山塘河一带的染漂作坊,“渐致纠壅河浜,流害匪浅。”“缘虎丘田虽低瘠幸赖河水清肥”,由此苏州府“出示严禁,并饬将置备染作器物,迁移他处开张”。由此可见清朝()

A.加强基层教化B.重视社会治理C.商业市镇繁荣D.生活环境优化

【答案】B

【解析】《勒石永禁虎丘染坊碑

文档评论(0)

183****72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