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护理课件.pptxVIP

2025 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护理课件.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01前言02病例介绍03护理评估:抽丝剥茧,看见“矛盾”背后的需求04护理诊断:聚焦“最紧急、最关键”的问题05护理目标与措施:“刚柔并济”,筑牢安全与康复的防线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防患于未然”的智慧07健康教育:“授人以渔”,让康复走得更远08总结目录

2025双相情感障碍混合发作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作为在精神科临床摸爬滚打了12年的护理组长,我常和同事说:“双相情感障碍的混合发作,就像一场‘情绪的暴风雨’——患者的内心同时刮着躁狂的‘热风’和抑郁的‘冷雨’,既让人失控,又让人绝望。”

2025年,随着《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对混合发作诊断标准的进一步细化(需在至少2周内几乎每天同时存在躁狂/轻躁狂与抑郁症状),临床对这类患者的识别率显著提升,但护理挑战也随之升级。我曾见过患者上午还在病房里高谈阔论“要组织诗歌比赛”,下午就躲在厕所用指甲抠伤手腕;也遇过家属哭着说:“他一会儿说‘我能拯救世界’,一会儿又说‘我不配活’,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帮他。”

前言混合发作的特殊性在于“症状重叠”——躁狂的精力过剩、思维奔逸与抑郁的情绪低落、自杀意念交织,导致患者行为矛盾、治疗依从性差、自杀风险是单相抑郁的3倍。这要求我们的护理必须“眼观六路,心有共情”:既要像“哨兵”一样严密监测风险,又要像“桥梁”一样连接患者破碎的情绪,更要像“导师”一样教会家属科学照护。

接下来,我将结合近期管床的真实病例,从评估到干预,一步步拆解混合发作的护理要点。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护士,我女儿又不对劲了!”今年3月的一个清晨,张阿姨扶着女儿小慧冲进病房时,我正核对晨间治疗单。小慧32岁,是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这已是她第三次住院——前两次分别诊断为“抑郁发作”和“轻躁狂发作”,但这次症状明显“不一样”。

主诉:家属代诉“情绪波动大伴睡眠紊乱1月,加重3天”。

现病史:近1月,小慧白天在课堂上精力旺盛,能同时备3门课,课间主动帮同事改作业;但下班后拒绝和家人说话,躲在房间哭,说“学生笑我像个小丑”。近3天,她凌晨2点还在整理教案,说“我要编一本绝世教材”,可到了天亮又缩在沙发上:“别管我,我就是个废物。”昨晚试图用水果刀划手腕,被母亲及时制止。

既往史:2020年诊断“抑郁发作”,予舍曲林治疗2月后自行停药;2022年轻躁狂发作,予碳酸锂+喹硫平,症状控制后1月停药。

病例介绍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时情绪波动频繁——前5分钟语速快(“我昨天想通了,李白的诗其实都是密码”),手舞足蹈;突然沉默,低头搓手(“可密码解不开,我太笨了”),眼眶发红;问“有不想活的想法吗?”时,小声说“昨天刀都拿出来了,可妈在,我怕她伤心”。

辅助检查:血锂浓度0.6mmol/L(治疗窗0.6-1.2),甲状腺功能、心电图未见异常;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8分(>7分提示睡眠障碍)。

这个病例像面镜子,照出了混合发作的典型特征:“高能量”与“低价值感”共存,“行动冲动”与“自我否定”交织。而这种矛盾,正是护理的难点——我们既要回应她“想被认可”的渴望,又要警惕她“自我毁灭”的冲动。

03护理评估:抽丝剥茧,看见“矛盾”背后的需求

护理评估:抽丝剥茧,看见“矛盾”背后的需求面对小慧这样的患者,护理评估不能只看“表面症状”,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度切入,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发现隐藏的风险点和需求。

生理评估:关注“身体的警报”混合发作患者常因躁狂的“过度消耗”和抑郁的“自我忽视”出现躯体问题。小慧入院时,我们重点评估了:生命体征:血压145/90mmHg(平时110/70),心率98次/分(基础75)——提示情绪波动已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睡眠与饮食:近3天仅睡2-3小时/日,进食量为平时1/3(家属说“她总说‘不饿’,但昨天发现她躲着吃了半盒饼干”);药物相关评估:自述近1月自行停碳酸锂(“吃了手抖,影响写教案”),喹硫平偶尔吃(“吃了白天困,不能上课”)——停药史是本次发作的重要诱因。

心理评估:捕捉“情绪的裂痕”心理评估的关键是“动态观察”。我们给小慧做了3次详细访谈(晨间、午后、睡前),记录她的情绪变化:情绪稳定性:10分钟内从“兴奋讲述诗歌创作计划”转为“流泪说‘没人会看我的诗’”;认知功能:注意力分散(访谈中多次打断自己:“刚才说到哪了?”),自我评价两极(“我是天才”→“我是垃圾”);自杀风险:有明确自杀未遂史(水果刀划腕),存在“矛盾心理”(“不想活,但怕妈妈崩溃”)——这是高风险信号(自杀风险评估量表MSSSP评分12分,属极高危)。

社会评估:寻找“支持的支点”小慧的社会支持系统存在明显“断层”:

家庭:母亲张阿姨退休,过度保护(“我24小时盯着她”),但缺乏疾病知识(“她好好的怎么又病了?是不是故意气我?”);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