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VIP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愤

王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①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②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①蜺:同“霓”,虹的一种。玉蜺,指白虹。此句化用曹植诗“慷慨则气成虹蜺”。②天心:指君主的心意。“待见天心”含待见明主之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容枯槁、面色如冰,但诗人并没有因眼前的处境而失去内心的浩然之气。

B.?诗人不甘虚度此生,“未甘”二字表现出他在困窘中渴望有所作为的壮怀。

C.?诗人自信才情过人,兴来写诗多有超凡脱俗之句,醉后放歌歌声美妙动人。

D.?本诗主要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通过感愤抒写个人抱负,表达内心的情怀。

(2)本诗尾联与陆游《书愤》一诗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己先斑”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C

解析:(1)C

(2)①王诗写外敌犹在,自己功业未就,“不信吾无万古名”表现了年少犹有豪气,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自信与豪情。②陆诗写自己大志落空,衰鬓先斑,表达了诗人英雄白首,而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愤慨与苦闷。

【解析】【分析】(1)C项,“醉后放歌歌声美妙动人”分析不当,“过人声”不是指诗人的放歌有多么美好,而是说他的慷慨及忧国忧民之情较之一般诗人更为深广。故选C。

(2)本诗尾联“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诗人感愤言志,抒发了内心的巨大抱负和强烈的报国愿望,酣畅痛快。“不信吾无万古名”更是直接表达了自己建功立业的心愿。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满是悲怆。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概括诗歌的情感即可。

故答案为:⑴C;

⑵①王诗写外敌犹在,自己功业未就,“不信吾无万古名”表现了年少犹有豪气,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自信与豪情。②陆诗写自己大志落空,衰鬓先斑,表达了诗人英雄白首,而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愤慨与苦闷。

【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2.阅读下面这组金诗,完成下面小题。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①三首

金·元好问

其一?道旁僵卧满累②囚,过去旃车③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其二?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④编钟满市排。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

其三?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⑤。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注】①癸已(公元1233),这一年金都汴京陷落,蒙古大军入城劫掠;作者及其他金朝官员被押送出京,于五月三日被裹挟北渡黄河。②累,通“缧”,捆绑囚犯的绳索。③旃车,安有毡蓬的蒙古车。④大乐,祭祀郊庙社稷时的乐曲名。⑤龙沙,隆起如龙的沙漠地带。

(1)下列对这组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写了蒙古军队大肆烧杀,将抢夺来的不计其数的珍宝运往汴京的情景。

B.?这组诗运用了借代、夸张、比喻等多种修辞,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C.?三首诗伤时感事,诗人面对时局动荡、国破家亡的命运时,感情沉郁凝重。

D.?三首诗与杜甫的“三吏三别”相似,都具有反映时代面貌的“诗史”特点。

(2)这三首诗分别从哪个方面写了天下丧乱的情形,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A

解析:(1)A

(2)这三首诗分别从缧囚、红粉等人的悲惨命运,木佛、编钟等物品被毁弃、掠夺,北渡途中所见的白骨如麻、破屋疏烟等景象三个方面写了天下丧乱的情形。

【解析】【分析】(1)A项“运往汴京”理解错误,是把从“汴京”抢劫来的珠宝与妇女运往塞外。故选A。

(2)第一首,元军攻陷金都汴京后,劫掠大批妇女送往塞外。大批缧囚、红粉等人被装上毡车运往塞外,表现其命运的悲惨。第二首,元军破坏寺庙,抢劫财物。大量木佛、编钟等物品被毁弃、掠夺,既表现了蒙古

文档评论(0)

199****5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