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语言文字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基础(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拘泥(ní)烘焙(bèi)契诃(hē)夫戛(jiá)然而止
B.字帖(tiè)狡黠(xiá)契诃(kē)夫强(qiǎng)词夺理
C.拘泥(nì)烘焙(péi)契诃(hè)夫强(qiǎng)词夺理
D.字帖(tiě)狡黠(xié)契诃(hē)夫戛(jiá)然而止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面对突发疫情,社区工作者冲峰在前,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疫屏障。
B.这部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情节跌荡起伏。
C.他深耕考古领域三十载,在古籍整理中发现了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D.传统工艺的传承需要创新,不能一味墨守成规,要勇于推陈出新。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数字技术________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正在经历________的变革。博物馆不再是________的展陈空间,而是通过VR、AR等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观众可以________地触摸历史的温度。
A.突飞猛进天翻地覆静态身临其境
B.一日千里沧海桑田静止设身处地
C.日新月异改天换地固定感同身受
D.方兴未艾脱胎换骨单调身当其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开展“书香社区”活动,使居民的阅读意识和文化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B.能否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不仅关系到个人表达的准确性,更影响着国家文化软实力。
C.随着5G网络的普及,短视频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表达自我的重要媒介。
D.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陶片、骨器、玉器等文物,其中有一件青铜酒樽尤为特别。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看,”他指着远处的山说:“那片红色的是枫香树,秋天会变成火红色。”
B.我们需要思考:科技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还是让人类沦为技术的奴隶?
C.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分为“古籍新生”“文物活化”“非遗焕彩”三个单元。
D.他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诗歌等体裁,其中《故乡的云》《童年的河》《记忆的灯》最受读者喜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强调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酒祭月,表达对英雄的追思。
(3)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叠字开篇,奠定了全词凄凉的基调。
(4)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滕王阁周边水天相接的壮丽景象。
(5)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写出了山村绿树环绕的美景,又蕴含着困境中孕育希望的哲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6分)
数字技术正在重构文化遗产的传播逻辑。传统的文化遗产传播依赖“博物馆—展品—观众”的单向模式,观众只能通过静态展陈被动接收信息。而数字技术打破了这种物理与时间的限制,构建起“数字平台—多元内容—用户参与”的互动生态。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过去游客参观受限于开放洞窟数量和参观时间,能接触的壁画信息十分有限。如今,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合作推出“数字敦煌”项目,通过高清数字化采集、8K球幕电影、VR漫游等技术,将30个经典洞窟的4.5万平方米壁画完整呈现在数字平台上。用户不仅可以360度旋转观看壁画细节,还能通过“数字供养人”程序参与壁画修复的虚拟体验——选择一幅壁画,用指尖“填补”脱落的颜料,系统会实时反馈修复进度与历史背景知识。这种“参与式传播”让文化遗产从“被观赏”变为“被体验”,用户的代入感和认同感显著增强。
数字技术还为文化遗产注入了年轻化表达。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故宫淘宝”系列文创产品,将严肃的文物元素与网络流行语结合,如“朕就是这样汉子”的折扇、“朝珠耳机”等,既保留了文物的文化内核,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趣味。更值得关注的是,数字技术催生了“用户生成内容(UGC)”模式,普通网民可以通过短视频、插画、游戏等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二次创作。例如,B站用户“敦煌小画师”将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改编成动态表情包,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关注敦煌文化。
当然,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传播中也面临挑战。一方面,过度数字化可能导致文化原真性的流失。有学者指出,数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