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端午试题及答案.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端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中,最符合当代学术界主流观点的是()。

A.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大臣伍子胥

B.上古夏至节的演变,与龙图腾崇拜相关

C.东汉为纪念孝女曹娥设立

D.战国时期楚人为纪念屈原投江

2.2024年某博物馆举办“端午民俗特展”,展品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明代《龙舟竞渡图》手卷

B.清代五彩丝线编织的长命缕

C.民国时期的“避五毒”木版年画

D.新石器时代的青铜粽子形食器

3.下列诗句中,明确描写端午节习俗的是()。

A.“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清·李静山)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

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

D.“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宋·李朴)

4.2023年,某高校民俗学团队在南方某村落调研发现,当地端午节保留“采百药”习俗:村民凌晨上山采集艾草、薄荷、金银花等草药,熬煮后用于沐浴。这一习俗的核心功能是()。

A.祈求婚姻美满

B.驱邪避疫,保健养生

C.纪念历史人物

D.庆祝农业丰收

5.端午节与下列哪一节气时间最接近?()

A.立夏

B.芒种

C.小暑

D.处暑

6.2024年端午节期间,某短视频平台发起“我的端午记忆”话题,其中一条热门视频记录了北方家庭包“黄米粽”的过程:用黄米替代糯米,搭配红枣、豆沙,口感黏而不腻。这一现象反映了()。

A.传统习俗因地域差异发生适应性演变

B.现代饮食健康观念对传统习俗的改造

C.年轻人对“国潮”文化的盲目跟风

D.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强制性要求

7.下列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的表述,错误的是()。

A.早期龙舟竞渡与祈求水神护佑、促进农业丰收相关

B.现代龙舟赛已发展为国际性体育赛事

C.龙舟的装饰纹样多包含龙、凤、蝙蝠等吉祥图案

D.所有地区的龙舟赛均在端午节当日举行

8.2023年,某地方志记载:“端午日,家户以蒲艾插门,小儿佩香包,内装藿香、白芷、川芎,谓可避秽。”其中“蒲艾”指的是()。

A.蒲公英与艾草

B.菖蒲与艾草

C.香蒲与艾蒿

D.蒲草与艾绒

9.以下哪部文献最早明确记载了端午节“食粽”习俗?()

A.东汉《风俗通义》

B.南朝《荆楚岁时记》

C.唐代《岁华纪丽》

D.宋代《东京梦华录》

10.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端午节文化传承发展指引》,提出“鼓励结合乡村振兴,开发端午主题文旅线路”。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提升端午节的商业价值

B.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C.限制民间自发的端午习俗活动

D.统一全国端午节庆祝方式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其中“端”意为______,“午”在十二地支中对应五月。

2.2009年,中国“______”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首个入选该名录的节日类项目。

3.民间认为五月为“毒月”,五月初五为“毒日”,因此端午节习俗多围绕______主题展开,如挂艾蒲、佩香囊、饮雄黄酒等。

4.宋代诗人陆游在《乙卯重五诗》中写道:“______,符艾挂门楣”,生动描绘了当时端午挂符咒、插艾草的习俗。

5.现代研究发现,端午节“采百草”“沐兰汤”等习俗具有科学依据:艾草含挥发油,可抑制细菌;菖蒲中的______成分有驱虫作用,符合夏季预防传染病的需求。

三、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端午节“纪念屈原说”成为主流的历史过程及其文化意义。

2.分析“赛龙舟”习俗从民间信仰活动到体育赛事的演变,体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哪些特点?

3.2024年,某城市推出“数字端午”项目:通过AR技术还原古代龙舟竞渡场景,开发“云端包粽子”小程序,允许用户在线设计个性化电子香包。请评价这一创新对端午节文化传承的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20分)

材料:2023年,南方某县开展“非遗端午”振兴计划:

-组织非遗传承人开设“粽子制作”“香包刺绣”公益课程,吸引300余名青少年参与;

-恢复中断30年的“水神祭祀”仪式(省级非遗),邀请周边12个村落共同参与;

-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出“一村一品”端午礼盒(如甲村的“草药香包”、乙村的“碱水粽”),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文档评论(0)

欣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