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从台中市W社区营造看台湾经验对中国大陆社区建设的启示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其建设与发展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建设不仅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更是促进社会融合、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关键。
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在应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时逐渐发展起来。彼时,历经经济富裕、政治解严、民主选举等过程,台湾社会日趋多元化、分殊化与个性化,但同时也面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际关系疏离、公共事务乏人问津、生活环境品质恶化、地方乡土文化特质与历史遗产不断消失等现象。在此背景下,1994年台湾主管文化工作的“文建会”推动“社区总体营造”,期望从社区出发,通过社区环境改善、社区资源整合、社区特色产业发展,让社区变得更宜居,居民对家园更有认同感。此后,历经“社区总体营造计划”(1995年)、“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2002年)和“台湾健康社区六星计划”(2005年)等阶段,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社区营造体系,在激发居民参与、整合社区资源、传承地方文化、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陆的社区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社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存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问题,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导致社区治理过程中出现职能交叉、责任推诿的现象;社区服务功能尚待提升,服务内容单一,主要集中在养老、医疗等基本服务上,缺乏针对年轻群体、特殊人群等特定需求的特色服务,且服务资源分布不均,整合力度不够;居民参与度不高,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比例仅为2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居民对社区事务的了解程度有限,参与渠道和平台有限,激励机制不足等。
由于两岸同文同种,社区治理结构与发展脉络有相似之处,研究台湾社区营造对大陆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理论方面,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弥补大陆在社区营造理论研究上的不足,为深入理解社区发展的内在规律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在实践方面,台湾社区营造在居民参与机制、社区资源整合模式、文化传承与创新方法、社区组织培育与发展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能够为大陆社区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提升大陆社区建设的水平,解决当前社区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社区营造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与实践体系相对成熟。在理论研究方面,美国学者桑德斯(IraM.Sanders)在其著作《社区论:社区生活与发展》中,深入探讨了社区的结构、功能以及社区发展的过程和动力,强调社区居民参与和社会资本在社区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社区营造应注重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T?nnies)在《社区与社会》中对社区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剖析,提出社区是基于血缘、地缘和共同的文化、信仰等形成的亲密共同体,为社区营造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使人们认识到社区营造不仅是物质环境的建设,更是社会关系和文化的培育。日本学者宫崎清提出的“人、文、地、产、景”理论体系,系统阐述了社区营造涉及的五个关键要素,即人的资源、文化资源、生产资源、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强调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整合与协调,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理论对亚洲地区的社区营造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实践研究方面,日本的造町运动是社区营造的典型案例,其通过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发展地方产业,如美星町发展天文旅游业,利用当地良好的天文观测条件,建设天文馆、观测站等设施,吸引游客,同时注重社区文化传承与居民参与,成立各类社区组织,共同推动社区发展,使得美星町从一个偏远的农业小镇转变为知名的旅游胜地,为社区营造提供了成功的实践经验。英国的社区建筑运动强调居民参与建筑设计和社区规划,赋予居民对社区环境改造的决策权,如伦敦的贝丁顿社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居民全程参与,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绿色建筑,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了社区的低碳生活,成为可持续社区营造的典范。
国内对社区营造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主要聚焦于对国外理论的引入与本土化探索。学者们借鉴国外社区营造的理论成果,结合中国国情,探讨适合中国社区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如吴晓林分析了台湾社区营造的发展历程、模式和经验,指出台湾社区营造在政府引导、居民参与、社会组织协同等方面的做法对大陆社区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为大陆社区营造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郭圣莉等学者对社区营造过程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唐三彩女性人物俑服饰窥探唐代多元文化与审美.docx
- 艾拉莫德在大鼠与健康人体中的药动学特征及差异分析.docx
- 环氧化稀土异戊橡胶:制备工艺、结构解析与性能洞察.docx
- 雌激素E2与内源性大麻素2-AG对人Th17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及影响研究.docx
- 甲状旁腺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转分化的多维度解析及机制探究.docx
- 非最大纠缠态:开启量子通讯理论的新视野.docx
- 电弧放电诱发NOx生成机制及其对亚硫酸铵氧化作用的深度剖析.docx
- 盐酸川芎嗪抑制B16F10黑色素瘤转移的机制探究:基于血管生成与细胞因子调控视角.docx
- 丙戊酸钠对青春期癫痫女孩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影响:机制与临床研究.docx
- 山银花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学性质解析与应用探索.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