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普法工作计划.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交通运输普法工作计划

记得去年夏天,在国道307线的检查站值班,那天下午太阳特别毒,沥青路面都快晒化了。一辆红色货车慢吞吞开过来,司机师傅探出头,黝黑的脸上全是汗,手里还捏着张皱巴巴的货运单。过磅的时候,磅秤“嘀嘀”响个不停,屏幕上显示总重49吨——超过了49吨的超限标准整整3吨。我走过去跟师傅说:“张师傅,您这超限了,按规定得卸载并罚款。”他一下子急了,嗓门也高了:“同志,我这拉的是刚摘的葡萄,卸下来太阳一晒就全烂了!再说我这车核载30吨,我以为多装19吨没事,谁知道49吨就算超限啊?”

后来跟张师傅聊了才知道,他跑运输五年,除了考驾照时学过点交规,基本没系统学过《公路安全保护条例》里的超限认定标准,总觉得“只要车能拉动就不算超”。那天他不仅被罚了款,葡萄在卸载、转运过程中还坏了小半车,损失了一万多块。看着他蹲在路边抽烟,眉头皱成个疙瘩,我心里挺不是滋味——要是他早知道超限的标准和后果,何至于这样?也就是从那天起,我更觉得交通运输普法这事儿,真不是“念念法条”那么简单,是实实在在帮人避坑、帮行业规范的“护身符”。

其实不光是张师傅,这几年在基层交通站工作,接触过太多类似的事。有个体运输户因为不知道“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要每年做,车检时才发现过期,耽误了半个月拉活儿;有物流公司老板觉得“安全生产台账”是“形式主义”,结果检查时因为安全培训记录不全被停业整改;甚至有周边村里的老乡,骑着电动三轮车拉着自家种的菜去县城卖,不知道“非机动车违法载人载物”的规定,被交警拦下时还委屈:“我这又不是汽车,咋还违法了?”这些事儿攒多了,就越来越清楚:交通运输行业链条长、涉及面广,上到企业老板,下到骑车买菜的老乡,都是普法的“主角”,缺了谁都不行。

所以今年咱们的普法工作计划,就得从这些“真问题”出发,别搞虚的。先说说咱们到底想通过这一年的普法达到啥效果——简单说就三个“实”:一是让从业人员“懂法”更“用法”,比如司机师傅不仅知道不能超限,还知道遇到“被要求超限”时能找交通运输部门举报;二是让企业“知规”更“守规”,别等出了事故才想起翻法规,平时就把安全生产的弦绷紧;三是让咱们老百姓“知权”更“维权”,坐网约车遇到司机绕路、坐长途车被多收费,知道打12328投诉,而不是干生气。您说,要是这些都做到了,咱们路上的“堵心事”是不是能少一半?

要达到这三个“实”,得先搞清楚给谁普法。咱们不能一锅烩,得“看人下菜碟”。比如最核心的群体,肯定是运输行业的“主力军”——货车司机、客车司机、网约车司机,还有物流企业的安全员、个体户车主。他们天天在路上跑,接触的法规最直接,像《道路交通安全法》里的“酒驾醉驾”“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道路运输条例》里的“无证运营”“车辆维护”,这些都是他们的“必修课”。特别是新考驾照的“新手司机”,咱们得从源头上抓,去年在县驾校试点“法规第一课”,给科一学员讲“实习期不能单独上高速”“货运车辆要粘贴反光标识”,学员们听得特认真,说“比光背题有用多了”,今年这事儿得推广开。

再就是运输企业,不管是跑长途的物流公司,还是搞城市配送的小货运站,老板和安全负责人是关键。他们往往觉得“法规是给下面人看的”,自己忙着赚钱顾不上学。去年有家快递公司,因为没给分拣员做“安全生产培训”,有个小伙子操作传送带时把手卷进去了,企业不仅赔了钱,还被列入“失信名单”,接不到大订单。后来老板跟我说:“早知道《安全生产法》里‘未培训上岗罚款5万起’,我肯定每周都组织学习!”所以今年针对企业,得搞“一对一”的普法,把《安全生产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这些“硬法规”掰开揉碎了讲,重点说“违法成本”——比如不按规定配备安全员罚多少,危险品运输没贴警示标志怎么处理,让他们算明白“守法比违法省钱”的账。

当然,普通老百姓也不能落下。咱们平时坐公交、打车、骑共享单车,遇到的问题其实都和交通法规有关。比如坐公交时司机急刹车导致摔倒,能不能索赔?骑共享单车发现刹车坏了,该找谁负责?这些问题看似小,其实都是《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交通领域的具体体现。去年在社区搞“普法赶大集”,摆个桌子发宣传册,一开始老乡们觉得“跟我没关系”,后来有个阿姨问:“我孙子坐校车,司机老是迟到,这归谁管?”我跟她讲《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里“校车要按线路时间行驶,迟到可投诉”,她掏出手机当场就记下来,说“明天就给教育局打电话”。那一刻我才明白,老百姓不是不爱学法,是得让他们觉得“这法能帮我解决问题”。

明确了给谁普法,接下来就得琢磨“讲啥内容”。核心肯定是那些“用得上、记得住、管事儿”的法规。咱们梳理了一下,今年重点讲这几类:一是“保命”的法规,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里的“酒驾醉驾入刑”“安全带=生命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里的“事故隐患要上报”,这些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

文档评论(0)

小小梦想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小助手,资料用不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